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原創新聞

再造“生路”!多學科合作、中西醫協同救治腹主動脈瘤破裂高齡患者

2022年11月29日17:05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近日,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廣中醫”)介入科聯合東葛院區急診科、重症醫學科等多學科成功救治了一位66歲的“腹主動脈瘤破裂伴失血性休克”患者韋先生。突如其來的病症,讓韋先生幾度命懸一線。在醫院多學科的不懈努力下,韋先生經過中西醫協同診療20天后逐漸康復出院。

在回訪中,韋先生表示:“現在家裡恢復當中,越來越好!”這一患者的成功搶救並平安出院,體現了廣中醫在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方面,發揮多學科合作、中西醫協同治療的作用。

而這是一段極其艱難的搶救過程,要從一通急救電話說起……

從急診科到介入手術 爭分奪秒“再造生路”

10月18日傍晚,准備前往外市交流的廣中醫介入科主任羅耀昌接到一通十萬火急的電話:“急診科收治了一名高齡患者韋先生,打120之前已經腹痛十幾個小時,現在CTA檢查顯示他患有腹主動脈瘤,並且已經破裂出血!”

聽到這一關鍵信息,經驗豐富的羅耀昌當即意識到這是一場與死神分秒必爭的“較量”,迅速調整行程飛奔返回醫院。他毫不猶豫地對電話另一端的介入科總住院醫師胡朋說:“與患者家屬溝通病情,馬上准備緊急介入覆膜支架腔內隔絕手術治療。”

原來,發病前18小時,韋先生無明顯誘因出現左下腹疼痛不適,伴惡心欲嘔、腰痛,曾測體溫37.2℃,當時無惡寒,無胸悶胸痛及心慌,所以患者並未予特殊關注﹔到18日白天患者腹痛、腰痛症狀持續不緩解,以脹痛為主,在難以忍受的疼痛中,韋先生呼叫了120。

在廣中醫東葛院區急診科,經初步的病史、症狀、體征詳詢,韋先生的診斷尚不明確。急診科當即讓患者臥床休息,實行心電、血壓、指脈氧監測、開通靜脈通道,處理上予對症解痙止痛處理,並密切觀察韋先生病情變化情況﹔同時完善心電圖檢查、腹部彩超等檢查,彩超提示考慮“腹主動脈瘤並血栓形成,不除外主動脈夾層可能”。

急診科當班二線劉業清主任醫師現場指導診療,與家屬溝通病情、告知風險,經家屬同意擬急診完善主動脈CTA檢查及相關抽血檢查,以便明確診斷,同時請介入科急會診協助診療。

然而,危險的病情瞬息萬變。韋先生CTA檢查提示:“腹主動脈瘤伴破裂出血”。恰在CTA檢查后,醫護人員將韋先生送返回至急診搶救室門口時,其出現意識改變,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至67/41mmHg,已經伴失血性休克。

張元侃副主任醫師立即與急診科當班醫護團隊為患者留置頸內深靜脈置管並加壓輸液,升壓,止痛治療,綠色通道申請緊急用血……經過40分鐘左右的生死時速,韋先生終於恢復了意識,呼之可應答,表示疼痛較之前有所緩解。而醫護們的腳步不敢停下,即刻啟動綠色介入通道,將韋先生護送至介入手術室。

介入術前急診CT增強檢查:腹主動脈瘤破裂伴巨大血腫。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供圖

介入術前急診CT增強檢查:腹主動脈瘤破裂伴巨大血腫。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供圖

在人體中,腹主動脈是最大的血管,而腹主動脈瘤是指腹主動脈的永久性局限性擴張,一般直徑增加 50% 以上定義為動脈瘤。韋先生體內的腹主動脈瘤大小約8.5cmX6.5cm,並且已經破裂,大量血液從血管破口處流向腹腔。

羅耀昌解釋道:“腹主動脈瘤發病機制主要與動脈粥樣硬化、主動脈壁的炎症破壞、遺傳因素和外傷等相關。大多數患者平時沒有明確症狀,但如果出現動脈瘤破裂,會出現劇烈的腹痛、低血壓、大出血,病情極其凶險,在短時間內患者即出現死亡。”

腹主動脈瘤不像其他腫瘤有實質的瘤體,膨脹的血管裡是人體流動的血液,如同一顆炸彈般,隨時可能摧毀病人的生命。介入覆膜支架腔內隔絕手術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在病人岌岌可危的腹主動脈中再造一條大道!

歷時兩個多小時的緊張時刻,羅耀昌有條不紊地組織介入團隊完成手術,造影顯示,腹主動脈內三個支架在位,通暢。原先向湖泊一樣匯集的血路被重新引流向下,通向左右兩側髂總動脈,韋先生的血壓漸漸平穩在105-146/68-89mmHg之間。此時操作間裡響起了一陣掌聲,在場的每一名醫護人員都非常慶幸,他們再一次齊心協力將患者從死亡的邊緣救回來了!

羅耀昌向韋先生家屬解釋了整個搶救過程以及術后可能的風險等,萬分緊張和著急的家屬表示理解和由衷的感謝。急診腔內介入治療“初戰告捷”,韋先生轉到重症醫學科進一步后續治療。

多學科精誠合作 中西醫雙線並進攻克術后難關

在重症醫學科,梁道業主任團隊結合韋先生的病情,指導每日值班醫護密切觀察患者血壓、心率、呼吸、體溫等基礎生命體征,密切觀察尿量、大便、腹圍、膀胱壓、腸鳴音等情況。術后第二天,韋先生體溫、血壓、心率、呼吸各項生命征相對平穩,但是血紅蛋白水平仍有波動。當日下午,重症醫學科經與羅耀昌會診,征得家屬同意后隨即安排復查胸腹部CT檢查,排查有無再次出血可能。

10月19日下午的CT檢查發現,與前一日對比,韋先生腹主動脈下段至兩側髂總動脈瘤樣擴張范圍變小,但是后腹腔及盆腔大量積血范圍增多增大,兩個支架下方均可見少許對比劑外滲返流到瘤腔內。羅耀昌看過病人及資料后,全科醫師討論表示可能存在術后支架接口、遠端內漏或其它情況內漏可能,必須要緊急處理,否則危急患者生命,隨即考慮要馬上進行第二次介入手術造影進行搶救治療。

復盤時,羅耀昌回憶道:“韋先生進入手術前有失血性休克,體內血管出現痙攣狀態。且其腹主動脈瘤的瘤頸明顯成角S變形前突,雙側髂總動脈亦明顯婉轉S型變形,明顯增加了手術難度和風險。當人體血壓平穩后,血管狀態漸漸恢復,與支架相接的部分很可能會有血液滲漏。第二次介入手術正是為了解決這一情況。”經過梁道業和羅耀昌等團隊詳細介紹病情和耐心解釋后,韋先生家屬簽字同意了再次介入手術的方案。

介入術后CT增強復查:腹主動脈瘤破裂腔內完全隔絕。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供圖

介入術后CT增強復查:腹主動脈瘤破裂腔內完全隔絕。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供圖

再次介入術后,韋先生血紅蛋白水平穩定,初步評估已再無活動性出血,但樹欲靜而風不止,巨大的覆膜后腔血腫和大失血休克后的並發症逐漸出現了,困難一次一次考驗著他們。

“此時,最大的危險就是患者會面臨多器官衰竭!”羅耀昌表示,患者腹腔內積攢大量血液,擠壓著各個器官。向上,肺部擴張受限導致患者呼吸困難,中樞神經易受損﹔向下,膀胱壓進行性升高,尿量逐漸減少趨於無尿狀態……一項項指標無不提醒著他們,患者的生命正受到威脅!

為更好調整應對治療方案,挽救患者,重症醫學科梁道業主任醫師團隊聯合多學科會診對韋先生棘手病情進行抽絲剝繭,從“疾病”手中奪取主動權。針對韋先生術后並發多部位感染,藥學部及時加強抗感染力度,加強病灶的引流,把感染造成的損害調整到最小﹔針對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心血管內科會診后對其心血管治療方案進行優化,重症醫學科則對容量負荷的嚴格管理,韋先生心功能也一步步有所恢復。

然而,一關過后又一關。“患者腹主動脈瘤破裂出血,積血大量存留在腹腔中,造成腹腔壓力明顯升高,壓迫胃腸等消化器官造成胃腸功能的衰竭,壓迫腎臟造成急性腎損傷,我們把這個情況稱為‘腹腔間隔室綜合征(ACS)’!”羅耀昌介紹,當時韋先生腹腔壓力最高達28mmHg,已經遠超正常人腹腔壓力值<10mmHg,超過ACS中20mmHg診斷標准,最嚴重時完全聽不到腸鳴音的(正常人腸鳴4-5次/分),腹部高度膨隆。

中醫常言“得胃氣者生,失胃氣則亡”,如若情況再進一步加重隻能手術開腹減壓從而造成更大傷害。對此,目前西醫治療方法不多,常規胃腸減壓、灌腸療效不佳,患者存在著治療瓶頸問題。

廣中醫院長謝勝得知情況后,第一時間帶領中西醫結合團隊查看韋先生的病情。他通過細致的察色按脈,結合五運六氣辨証論治,認為患者血不循經,離經外溢,為“風木太過”所致,開具了符合病人病因病機特點的中藥方。

根據病人實際情況,團隊推進中醫藥內服和外治康復雙線並進,調節臟腑功能。很快,韋先生臟腑功能明顯改善,大便通暢,腸鳴音恢復,腹腔壓力明顯降低﹔腎功能也明顯好轉,尿量增多﹔同時神志轉清,腸內營養能夠正常進行。

康復護航重煥患者生機  穩扎介入護佑生命健康

經過重症醫學科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悉心照看,多學科的中西醫協同治療,韋先生於26日成功脫離呼吸機,27日拔除氣管導管,可自主進食及排便﹔28日轉出重症醫學科病房回到介入科。

韋先生和家人臉上露出了久違的喜悅的笑容,他對大家說道:“以后我會聽話吃降壓藥的。”當其女兒問他還抽煙嗎?他也不忘跟家人開一句玩笑說:“我這段時間就不抽了!”

韋先生回到普通病房后,羅耀昌帶領介入科醫護團隊制定了周密的治療和康復計劃。首先,用藥方面逐漸過渡並調整減量或部分停用,營養飲食方面少量多餐,適當多喝水,保持兩便通暢﹔其次,鼓勵韋先生在床上多翻身,並逐步由半臥位、到坐位、到立位、最后緩慢行走。在眾人的齊心協力之下,韋先生病情漸漸好轉。

廣中醫院長謝勝帶領團隊第三次查房。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供圖

廣中醫院長謝勝帶領團隊第三次查房。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供圖

11月8日上午,韋先生出院,醫院院長謝勝帶領醫護團隊第三次查房,把脈、看舌象等,根據患者大病后康復等情況,開出第三張中藥方給其服用。韋先生終於順利康復出院了,他緊緊握住謝勝的雙手說:“非常感謝,是廣中醫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家屬給醫護團隊送來了四面錦旗,其一上寫道:“心系患者,博醫濟世。”從120急診搶救到康復出院整整20天,患者韋先生面臨多次“命懸一線”的考驗,而醫院多學科團隊用醫者仁心與專業技術一次次臨危不懼,穩扎穩打地“拉住”患者,挽救其生命,讓其重新煥發生機。

韋先生出院后,羅耀昌持續關注其的康復情況,定時回訪。近日,韋先生對羅耀昌表示:“現在家裡恢復當中,越來越好!”

病人和家屬給廣中醫送來四面錦旗以表感謝。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供圖

病人和家屬給廣中醫送來四面錦旗以表感謝。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供圖

一次次挽救生命於瀕危之間,這樣的情況對於廣中醫介入科而言並不少見,每當看到患者重獲生機,羅耀昌心中感到欣慰又高興。作為醫院介入科主任,羅耀昌還兼任中國醫師協會介入醫師分會第三屆委員會會員、廣西醫師協會介入醫師分會副主任委員和血管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等,他不斷學習和開拓介入新技術,並細細傳授自己的介入技術與臨床經驗。

目前,介入科擁有介入門診、介入病房和介入手術室完整體系,配備有介入專業醫師5人。科室作為廣西臨床重點專科(醫學影像科)建設項目單位,中國出血中心聯盟(綜合醫院示范基地)、廣西門靜脈高壓症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廣西靜脈血栓防治聯盟成員單位等,已完成各種介入診療手術近2萬台次,開展新技術新項目120多項,涵蓋了綜合介入、外周血管介入和神經血管介入等全方面,特別是在危急重症疾病介入診療技術中得到了較好的開展和應用,綜合技術能力位於全區前列,部分已經達到國內先進技術行列。

據悉,多年積累,持續突破,介入科在六個方面形成優勢病種介入診療工作,包括中晚期原發性肝癌等良惡性腫瘤綜合介入診療、外周血管疾病的介入診療、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的TIPS術、非血管性疾病的介入診療、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神經血管介入診療、急診出血的綠色通道介入診療等。介入科的業務水平得到廣大患者及其家屬以及區內外同行的高度認可,在全區有了較高的影響力和輻射力,正逐步邁向全國更好的發展行列。(覃心 黃夢瑤)

(責編:覃心、葉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