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原創新聞

河池桑蠶繭  世界新絲路

廣西河池:凝聚發展合力打造“中國絲綢新都”

付華周
2022年11月29日12:50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河池桑蠶繭,世界新絲路。”在11月25日召開的2022中國絲綢大會暨第二屆中國桑蠶繭絲綢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廣西河池市人民政府負責人表示,進入“十四五”以來,該市正緊緊圍繞“桑蠶繭絲綢千億產業集群”發展目標,提升桑蠶繭絲綢全產業鏈建設水平,統籌推進桑蠶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全國聞名、輻射全球的“中國絲綢新都”。

2022中國絲綢大會活動現場。人民網 付華周攝

2022中國絲綢大會活動現場。人民網 付華周攝

據統計,截至2022年11月,河池市入選“廣西農業品牌目錄”的河池桑蠶繭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價值累計超100億元,為“河池桑蠶繭 世界新絲路”品牌夯實了基礎。當前,河池正凝聚各方發展合力,在桑蠶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前進。

傳統產業添了新氣象煥發新活力

河池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是最適合桑蠶生產的區域之一,具有“桑樹生長期長、蠶造多、供繭早、休市晚”的獨特優勢,種桑養蠶歷史悠久,至今已有400多年。近年來,該市搶抓國家“東綢西移”重要戰略機遇,緊緊圍繞服務“三農”工作目標,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桑蠶繭絲綢產業,取得了突出成效。

宜州區連片桑園郁郁蔥蔥。韋炳華 攝

宜州區連片桑園郁郁蔥蔥。韋炳華攝

2022年4月,以河池作為主導市的廣西蠶桑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成功獲批創建,成為全國首個以蠶桑產業作為主導產業的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涉及到宜州、金城江、羅城、環江、東蘭、都安等縣(區)45個項目,整個項目資金1.5億元,其中河池市獲得1.4億元,分三年投放,目前已下達河池市產業集群建設項目資金4700萬元。

人們在桑園作業。韋克文 攝

人們在桑園作業。韋克文攝

2022年前三季度河池市蠶繭產量14.15萬噸,同比增長18.24%,蠶繭產值59.22億元,佔農林牧漁總產值23.7%。預計至2022年底,河池市桑園面積達94.41萬畝,低產桑園改造面積10.97萬畝,同比增長86.7%,蠶繭產量18.95萬噸,建立飼料化養蠶試點16個和工廠化養蠶基地11個,蠶桑產業生產規模日漸壯大並持續健康發展。

2022年,河池市引進總投資達93億元的輕紡城、絲綢之路年產1000萬米絲綢煉白及1000萬米印染制品、深圳同益新廣西國色天絲產業園和廣西國色天蠶產業園等4個重大項目。這些項目建成后將一舉填補廣西絲綢產業鏈中端的煉白、染色、印花技術空白,推動產業鏈中高端延伸,助力河池蠶桑產業可持續發展。

融合發展延長桑蠶繭絲綢產業鏈

作為中國優質繭絲生產基地,被譽為“中國蠶桑之鄉”的宜州從2005年起,桑園面積、蠶繭產量及桑蠶生產規模連續18年保持全國縣域第一,2012年起又一躍成為廣西第一大白廠絲生產基地縣(區)。長期以來,宜州區緊扣河池市培育打造千億元絲綢產業目標,致力打造“中國絲綢新都”, 大力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延長絲綢產業鏈,形成了“世界蠶業看中國,中國蠶業看廣西,廣西蠶業看宜州”發展格局。

宜州桑蠶產業。宜州區融媒體中心 供圖

宜州桑蠶產業。宜州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2022年,宜州區桑蠶生產、繭絲綢加工及桑蠶資源綜合利用總產值達45億元,40%生絲產品達到5A級以上,90%達到4A級以上,繭絲加工和桑蠶資源綜合利用能力繼續保持廣西縣域第一。該區現有以桑樹、蠶沙、下繭等蠶桑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為主的企業15家。經過多年發展,已形成“桑—蠶—繭—絲—綢—服裝”“桑樹(果)—桑枝(食用菌、生物鹼提取、生物發電等)—桑葉茶(桑葉固體飲料)—桑果酒”“蠶沙—有機肥”“下繭(廢絲)—蠶絲被”“蠶蛹—飼料(食品)產品”等5條產業鏈。

宜州區引進的廣西五和博澳藥業有限公司成為全國首家利用桑枝提取現代天然抗糖尿病中藥“桑枝生物鹼片”獲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並納入醫保目錄。引進實施絲綢煉染印項目,將填補廣西絲綢煉印染空白。

精准發力打造“中國絲綢新都”

據介紹,為高質量打造“中國絲綢新都”,河池市將在持續鞏固桑蠶產量、做優質量,加快補齊工業短板,著力延伸產業鏈條,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提升科研創新水平,打造桑蠶繭絲綢文化品牌,聚焦開發重點產品等七個方面重點發力。

河池某絲綢企業繅絲車間。覃芳思 攝

河池某絲綢企業繅絲車間。覃芳思攝

該市按照補短板、強弱項、聚集群的目標,進一步整合產業鏈,控制絲綢原料的採購運輸成本,依靠深圳同益新等企業,加快補齊絲綢印染織造等關鍵技術短板,積極承接東部紡織服裝產業轉移。多措並舉招商引資,引進有實力的下游企業,擴大產能規模,形成輕紡產業等第三產業集聚優勢。引進智能化、數字化的技術設備,創新紡織方式,延伸桑蠶繭絲綢全產業鏈條。開發桑蠶絲綢文化旅游項目,推進桑蠶產業功能由“生產”向“生產、生活、生態和文化融合”轉變,推動絲綢一二三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

同時,加強與浙江大學、蘇州大學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術交流與合作研究,支持河池學院設立桑蠶繭絲綢產業二級學院,加快桑蠶繭絲綢專業技術人員的引進,培養行業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提高從業人員技能水平。繼續加強推進產學研、教科農聯合,加大匯聚全國專家團隊力量,組建高水平科研轉化平台,推動產品創新研發迭代升級。

絲綢生產線。韋克文 攝

絲綢生產線。韋克文攝

此外,充分挖掘“劉三姐、長壽、絲綢”三大世界級文化品牌價值,創新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絲綢文化產品,打造力爭成為繼蘇杭之后最具影響力的絲綢文化地之一。依靠生物技術,探索桑枝總生物鹼原料藥、蠶絲蛋白骨釘等生物醫藥產業,利用桑蠶繭絲綢資源開發衍生功能食品、藥品、生物醫學材料等﹔緊跟絲綢商品消費升級,做大做優做精蠶絲被產品,擴大產品行業佔比,努力將河池打造成全國乃至全球最大的蠶絲被生產基地。

河池市人民政府負責人表示,該市將努力搭建政企合作平台,支持絲綢企業到河池投資興業,以更加高效的服務、更加優良的營商環境,助推桑蠶繭絲綢產業做大做強,構筑“中國絲綢新都”核心競爭力,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貢獻力量。

(責編:付華周、葉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