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聚焦2022年鄉村振興·廣西>>廣西交通運輸系統助力鄉村振興展播

發展“公路+”助力六堡茶做大做強

2022年11月18日16:48 |
小字號

為助推六堡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桂東公路發展中心積極發揮交通大動脈作用,持續聚焦“公路+”發展模式,不斷促進公路沿線地區產業、旅游、文化等融合發展,為群眾鋪就鄉村振興致富路、幸福路。

G355沿線旅游天然瀑布景觀 易裕懋攝

G355沿線旅游天然瀑布景觀

公路+特色產業,致富路更寬

深秋時節,驅車行駛在國道355線梨埠至馬江段二級公路上,穿過沿線4個鄉鎮,100個村庄,處處都是好風景、處處都有新希望。    

今年以來,六堡茶產業發展捷報頻傳,實現了茶園面積、茶企和茶店總量、產業稅收和品牌價值三個歷史性突破。蒼梧縣圍繞打造廣西千億茶產業“半壁江山”的產業發展目標,從“茶苗、茶園、茶企、茶師、茶市、茶城”六大關鍵環節著手,系統推進六堡茶產業做大做強。目前,蒼梧縣現有茶園面積11萬畝,六堡茶產量4743噸,直接產值9.58億元,六堡茶生產企業1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06家,六堡茶產業已成為帶動農民實現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據了解,今年以來,桂東公路發展中心計劃對G207線實施養護大中修及災毀工程35個,項目總投資約一億六千多萬元。項目內容涉及處理路面病害、補強路面結構、硬化土路肩等,進一步提升路面服務能力水平。此外,該中心直屬單位蒼梧公路養護中心圍繞茶路融合發展新模式,著力打造“共建蒼梧路 六堡茶香行”黨建品牌。通過常態化開展精細化養護、平安視距、維護路產路權行動等工作,多措並舉改善路域環境,提高行車安全和路面使用性能,獲得當地群眾紛紛點贊。

同時,依托六堡茶特色資源優勢,一條條四好農村路直達茶園種植基地、倉儲、茶廠,接洛湛鐵路、信梧高速公路,日臻完善的交通路網,串起了六堡茶等特色產品產業鏈,更串起了群眾的致富夢,收獲了公路沿線群眾“因路而興”“因路而富”那一張張洋溢幸福的笑臉。

雲霧繚繞的六堡鎮生態景觀   潘建川 攝

雲霧繚繞的六堡鎮生態景觀

公路+電商物流,便捷更快捷

隨著城鄉交通一體化建設成效的深入,如今鄉鎮和農村的下沉市場已經成為快遞增量市場的重要增長點。依托便捷的區位交通優勢,內聯外通的立體交通網,形成交通、電商物流銜接互動的發展格局。

2021年蒼梧縣入選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截至目前,蒼梧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台已完成框架搭建,組建了農產品銷售網絡矩陣,將京南米粉、六堡茶等蒼梧特色農產品重點在全區機關單位工會進行線下推廣銷售。

此外,蒼梧縣今年初步上報了物流網基礎項目,計劃投資2000萬元,用於打造新縣城的現代電商物流園區。同時申報了2022年自治區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項目年計劃投資總額4500萬元,用於六堡茶產業的現代化建設發展。通達的交通路網成為農村物流綠色運輸的“傳送帶”,進一步推動六堡茶產業的專業化生產及產業轉型升級。

因路而興的G355線沿線村庄潘建川攝

因路而興的G355線沿線村庄

公路+文化旅游,綻放新活力

1500年前,六堡茶沿著茶船古道走出深山,銷往海外,成為著名的僑銷茶。能培育出六堡茶的蒼梧縣六堡鎮景色宜人,是休閑旅游的好地方。

如今,國道355線和六堡特色小鎮建設連成一線,形成六堡茶一二三產聯動發展的百裡茶產業觀光長廊。近期,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啟動儀式暨蒼梧縣第四屆六堡茶文化旅游節活動在蒼梧縣六堡茶產業園舉行。眾多游客紛至沓來,體驗傳統六堡茶手工制茶體驗、炒茶、品茶,打卡網紅“龍鱗壩”、鳳儀傳說、生態民宿等富有特色的旅游景觀,不僅激活鄉村旅游“新引擎”,還實現了公路與文化旅游的融合發展。

去年六堡茶生態旅游區共接待游客200萬人次,產值約10億元,今年六堡特色小鎮加大建設力度,安排動態建設項目總共54項,總投資153.25億元。一路見景,移步換景,游人旅客們置身如詩如畫的特色小鎮中,感受千年古韻,在大自然中讓身心得到最大的放鬆。(黃日麗)

來源:桂東公路發展中心

(責編:陳麗冰、葉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