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林:愛在鄉村 不負韶華

夕陽正紅,如往常一樣,玉林市興業縣高峰鎮靖文村駐村第一書記朱春林從田間地頭回到靖文村村委,忙完入戶走訪群眾工作的他,在辦公桌前埋頭分析白天走訪入戶發現的問題和情況,研讀政策,思考靖文村可發展的項目。
在朱春林的帶動下,近年來靖文村“兩委”班子成為了一支勤廉、務實、向上的班子。經過努力,該村產業經濟、村容村貌獲得明顯提升,村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提高。
朱春林走訪脫貧戶
主動請纓,奔赴鄉村振興戰場
2021年初,玉林公路發展中心黨員朱春林主動請纓,經組織批准,來到了興業縣高峰鎮靖文村擔任第一書記。
“又奔赴新的戰場,深感責任重大,鄉村振興這條路上不單單是我一個人在付出,國家、社會、單位、家庭都在付出,因此對於我個人而言,絕不能在這虛度年華,絕不能因為個人的不努力讓所有人的努力付出付諸東流。”這是他駐村第一天在駐村日記裡寫的一段話。
為了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剛到駐村的第一個星期,他就走遍了全村46戶脫貧戶和1戶邊緣戶,半個月時間他就對每一戶的情況都了然於胸。為了盡快熟悉路線,他在百度地圖上截下了靖文村的地圖並隨身攜帶,每到一個村屯就在地圖上標注村屯名字以及脫貧戶分布狀況,為此還特意購買了一輛自行車,下班時間按照標注的路線騎行熟悉村子環境。
憂群眾所憂,樂群眾所樂,朱春林做到了走“土路”、講“土話”、干“土活”,洗掉一身“書生氣”,沾上鄉間“泥土味”,真正融入了群眾當中,走進了群眾“心坎”。
靖文村鄉村面貌
用心用情,聚力特色產業發展
因地制宜的發展特色產業,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一環。如何為靖文村謀劃好特色產業,是擺在朱春林面前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到任后的一年多時間裡,朱春林結合靖文村當地的氣候、耕地等條件,積極探索適合本村發展的特色產業。“以往是由政府撥付資金到某一家公司,村民根據簽署的協議拿到分紅,村子基本上沒有自主發展的產業,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為助力村民增產增收,朱春林嘗試發展本村自主產業,通過后盾單位的幫扶,壯大村集體經濟。但是要想完成一個農業項目的建立和發展,也會存在較大的困難。“不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特別是村民對政策的不理解導致項目資金很難落實到位。”朱春林坦言落實項目的困難,但是一想到項目的建成,能夠幫助脫貧戶增加收入,朱春林還是前前后后奔波,做了許多工作,逐漸改變了村民的思想,使得項目逐步得到了推進。
為了讓村民支持並發展穿心蓮、家禽養殖等特色種養殖產業,結合落實幫扶措施和政策,朱春林實施特色產業以獎代補政策鼓勵產業發展。2021年達到以獎代補考核標准共40戶,49個項目,合計獎補助資金68920元。在朱春林和村“兩委”的努力下,2021年靖文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為11.77萬元,預計2022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15萬元以上。
在發展種養殖業的同時,朱春林也在探索適宜本村發展的旅游產業。在鎮黨委的支持下,靖文村計劃招商引資開發一個佔地3000畝,集種養、休閑、康養等功能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園,目前項目正處在規劃階段。一幅鄉村美、產業興、村民富的藍圖正在靖文村徐徐展開。
靖文村美麗的稻田畫卷
盡善盡美,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走進靖文村,藍天白雲山色如黛,四通八達的鄉村硬化道路,嶄新的太陽能路燈夾道而立,美麗的農家小院干淨整潔,清新淡雅的涂鴉牆畫隨處可見,呈現出一幅村潔、景美、人和的幸福鄉村畫卷。
為塑造美麗鄉村新面貌,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朱春林堅持組織建設、鄉村治理、鄉村振興三手抓。強組織建設,加強黨組織活動場所建設,2017年,整合財政20萬元資金,按照黨支部標准化規范化建設要求加強了黨組織活動場所的建設。強鄉村治理,建立“村-自然村-村民小組-微網格”疫情防控網格化管理服務架構,做到“網”中有組織、“格”中有黨員、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形成黨建工作聯建、村干部包格聯保、防范風險聯動、群防群治聯合、網格平安聯創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良好局面。強鄉村振興,在發展產業的同時,帶頭有序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水環境綜合整治、“三清三拆”活動,改善了村庄的環境整潔。
如今,在村“兩委”和村民們的努力下,靖文村許多建設項目有序開展,村塘尾屯鄉村振興示范點的打造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同時,村子還向上級申報了社下、雪塘兩個屯2022年的鄉村村屯美化項目。靖文村的美麗鄉村藍圖正在繪就,鄉村面貌日新月異。
投身於這一片熱土,朱春林付出了許多,時常熬夜加班工作,筆記本用完了一本又一本,放棄了一個又一個和家人團聚的日子。“對於家人,我虧欠許多,但他們始終支持和理解我的工作,家人的理解寬容是我安心駐村工作的強大后盾。”朱春林說,鄉村振興工作范圍廣泛,村裡黨建、文明、環境衛生、村集體經濟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都要參與,鄉加班是常態,但隻要組織需要,人民群眾需要,他總是第一個沖鋒在前。(馮卿超)
來源:博白公路養護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