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陽縣:“路產融合”賦能鄉村振興

近年來,灌陽公路養護中心因地制宜創建“美麗公路”示范路,通過扎實開展公路養護管理和路域環境整治,同時與旅游、景觀和產業深度融合,積極探索“美麗公路+”模式,打造壯美公路品牌,鋪就鄉村振興“快車道”,為村民增收致富按下“加速鍵”。
G241線沿途的新圩阻擊戰舊址
新圩鎮位於灌陽縣的北大門,這個以紅辣椒、西紅柿為傳統產業為支柱的城鎮,依托G76夏蓉高速互通、國道241線穿鎮而過的交通區位優勢,堅持農旅融合、路產融合,大力發展生豬養殖業,並創建了現代特色農業示范點,改造提升特色果園3600多畝。
立秋過后,距離國道241線1公裡的陽光玫瑰葡萄種植園依然一片忙碌,上百畝陽光玫瑰葡萄挂滿枝頭,碩果累累,晶瑩剔透的葡萄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基地十多名務工人員,全部是來自附近的村民。“在葡萄種植園工作,不用再跑到遠地方去務工,既能照顧到家庭,又能賺到錢,生活美著嘞。”該村脫貧戶蔣中華說。此外,該基地除了銷售鮮果,還通過農旅結合,將基地打造成周末“打卡地”,吸引游客前來體驗採摘的樂趣,基地通過為農戶提供經營、種植技術,產品保底回收等形式,輻射帶動周邊百姓種植優質水果,進一步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真正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的夢想。
國道241線旁擴建中的海棠灣玫瑰園
沿路前行,公路兩側綠樹成蔭,路容路貌整潔美觀,沿線的新圩阻擊戰舊址、楊柳井紅色旅游新村、下立灣紅軍戰地救護所、酒海井紅軍烈士紀念園、15公裡紅色騎行道等紅色資源形成241國道上的線型景點,海棠灣玫瑰園、茶花山庄等特色產業觀光帶,以花為媒,以花會友,便利的交通展示鄉村旅游的獨特魅力。
據初步統計,上半年全鎮旅游接待總人數達100萬人次以上。美麗公路將一個個“盆景”連成片、連成面,串起美麗鄉村,連通美麗景區,聯動美麗產業,促進美麗經濟,帶動美好生活,路產融合有力地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此外,灌陽公路養護中心按照“暢安智美綠”的道路養護標准,聯合當地黨委協作打造“壯美公路”養護精品路段,旨在不斷改善路域環境,提升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傳承好紅色基因,真正實現鄉村因路而美,因路而富。
如今,公路修到家門口,無限商機沿路而來,公路不僅成為“路產融合”紐帶,還為鄉村振興全域旅游發展注入了活力,讓更多老百姓從中獲益,路通百業興的美麗畫卷正在灌陽大地上徐徐展開。(蔣明鋒)
來源:灌陽公路養護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