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鋪就鄉村振興路

走進橫州市馬山鎮新龍村油茶種植基地,可以看到一棵棵油茶樹長勢喜人,綠意盎然。過去,這裡曾是雜草叢生的荒山,近年來,新龍村通過對村及周邊農戶的荒山進行集中流轉,積極引進專業合作公司。今年年初,約1.5萬棵香花油茶樹苗在200畝山地上安家落戶,讓昔日的荒山坡變成“金山銀山”。
G324公路穿村而過
據了解,馬山鎮新龍村委位於馬山鎮東部,過去,村裡交通不便,人多地少,缺乏可持續發展的支柱性產業,閑置土地多和利用效率不高等問題,這極大制約了新龍村的經濟發展。
要致富,先修路。在黨和國家一系列好政策的扶持下,國道324線穿村而過,一條條硬化好的水泥路直通家門前。公路順著山勢蜿蜒盤旋於青山綠野間,串聯起了沿線的每家每戶,構建起“四通八達”的道路交通網。
如何依托便利的交通發展特色農業產業,讓閑置資源活起來,集體經濟壯起來?種什麼?怎麼種?一系列的問題接踵而至。駐村工作隊和當地村“兩委”干部組織全村各方力量,考察了包括柚子、火龍果、油茶和中藥材等在內的種植項目,綜合考量后,決定因地制宜發展香花油茶產業。香花油茶耐貧瘠、抗性強,在光照和熱量充足的環境下表現出生長快、投產早、產量高等特點,橫州市的南亞熱帶季風氣候非常適合其生長。
工人在護理香花油茶
“香花油茶一般第四或第五年可以成林,生長比較快,產油率比較高,產值高峰期時,1.5萬棵香花油茶樹苗大約能收獲60萬斤油茶果,管理到位,豐產幾十年都不成問題,到時候荒山可真成了‘綠色銀行’!”馬山鎮新龍村第一書記蒲亨敏介紹說。
新龍村把種植油茶作為增收致富的一項重要產業來抓,採取“基地+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由合作社負責油茶的種植、管護等一切費用的投入,安置新龍村農村剩余勞力進基地就業,目前已安排了該村脫貧戶(含監測戶)31戶在基地務工,探索出了一條產業扶貧的新路子。
駐村工作隊員陸壽存在香花油茶基地指導工作
“我們家裡面有老母親需要照顧,無法外出務工,村裡幫我們申請了公益性崗位,加上我們將土地流轉給基地,定期來基地給油茶修枝、除草、施肥的收入,每個月能有1000余元,還能方便照顧家裡。”脫貧戶陳錦賢笑笑說。
“一畝油茶百斤油,油茶產業是山區群眾實現增收致富的有效路徑,更是振興鄉村的好抓手。下一步,我們將利用香花油茶適宜觀賞的特點,發展鄉村生態觀光旅游,努力走出一條農旅結合、綠色發展的致富路。”橫縣公路養護中心駐馬山鎮新龍村工作隊員陸壽存信心十足地說。(周可麗)
來源:橫縣公路養護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