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暴飲暴食+高血脂”誘發急性胰腺炎?中西醫協同治療重煥生機

近年來,急性胰腺炎的發病率呈逐漸升高的趨勢,這類疾病具有發病急、病情重、進展快的特點,一旦惡化為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率可能達到18%-40%。
近日,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急診重症監護室(以下簡稱廣中醫EICU)診療了一位年僅35歲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梁先生。面對突如其來的病症,正值壯年的梁先生一度命懸一線。在廣中醫急危重症醫療團隊的努力下,梁先生經過中西醫協同診療漸漸康復。
青年暴飲暴食后上腹劇痛 醫聯體合作應戰急性胰腺炎
今年7月,凌晨,家住廣西欽州市靈山縣的梁先生因上腹劇痛而輾轉難眠,到靈山縣中醫醫院就診。“當時,因為腹脹,身子仿佛被什麼東西壓著一樣,呼吸都感到困難。”梁先生回憶道。
梁先生被靈山縣中醫醫院明確診斷為“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胰腺炎”,而這一危重病情的誘因之一,正是當天夜裡他暴飲暴食。廣中醫急診科副主任胡嗣欽解釋道:“暴飲暴食容易刺激胰液的分泌,這是一種消化液,如果分泌過度容易對胰腺造成‘侵蝕’,導致胰腺炎。而梁先生本身一些基礎指標偏高,比如血脂,所以病情會如此危急。”
梁先生在靈山縣中醫醫院查血脂顯示,其甘油三酯高達35.61mmol/L,總膽固醇高達20.44mmol/L,屬於混合型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也是導致急性胰腺炎發作的重要誘因。”胡嗣欽強調。
當時,梁先生體內積液過多已經壓迫呼吸系統,腹圍大小達到99cm,遠遠超過正常范圍。靈山縣中醫醫院通過禁食、胃腸減壓、抑酸護胃、抑制胰腺分泌、改善微循環、補液等方式對症處理,但梁先生的病情仍進行性加重。
廣中醫與靈山縣中醫醫院為醫聯體共建單位,在得知患者情況后,廣中醫派出肝膽外科專家俞淵主任醫師、許斌主任醫師會診指導手術。7月12日,梁先生進行了腹腔探查、胰腺壞死組織清除、腹腔引流術手術,術后放置了6根腹腔引流管,每日約引流出暗黑色胰液等壞死物1000ml。
然而,棘手的病情卻未能迎來轉機。梁某轉入ICU病房繼續治療后病情仍難以控制,出現“腹腔間隔室綜合征”“急性彌漫性腹膜炎”“重症醫院獲得性肺炎” “高脂血症”“持續高熱”等嚴重並發症。
考慮梁先生病情危重,靈山縣中醫醫院醫師再次聯系廣中醫,與該院急危重症診治專家——EICU胡嗣欽主任醫師溝通病情,要求轉入廣中醫繼續治療。7月19日,梁先生送抵南寧,胡嗣欽高度重視該病例,為其查房、指導診療,查看病情后指出:“患者病情急、進展快,現已出現多器官損害。應積極降脂制酸,抑制胰液分泌,控制炎症擴散,調整血流動力學,盡早實施腸內營養,維持生命體征穩定。”胡嗣欽及時制定了初步的個體化治療方案,並視病情動態變化及時調整。
中西醫協同治療解難題 生命重新煥發生機
醫院院長謝勝查看患者病情。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供圖
經討論,廣中醫專家團隊為梁先生制定了細致的個體化治療方案,急診科開展膀胱壓監測、中心靜脈壓監測、深靜脈穿刺、動脈穿刺、呼吸機輔助通氣等,腎病科開展床旁血液灌流降脂治療,脾胃病科進行胃鏡下置入鼻空腸管,肝膽外科協助保持多處引流管通暢,營養科協助腸內營養制訂。在多學科通力協作與臨床多項操作及技術逐步實施下,梁先生生命體征逐漸平穩。
廣中醫高度重視中西醫協同救治危急重症疾病工作,了解到急診科有此病例,院長謝勝到病房查看病情。結合梁先生舌、脈象等進行辨証,謝勝指出,患者中醫診斷當屬中醫“胃心痛” “脾心痛”等范疇。患者飲食不節,以致中焦氣機逆亂,運化水谷、布散精液等功能失調。濕熱之邪與郁滯之氣結聚中焦不散,熱毒叢生,血瘀形成,瘀與熱結,腐肉為膿,最終形成氣血逆亂之危症。治療當以清熱解毒化瘀結合攻下的治法,並處以相應方藥,使中西醫協同而治,促進機體向愈。
“長期以來搶救技術主要還是以西醫為主。我們在實踐中發現,中醫藥能對患者的治療康復形成有益補充,在某一個病症上進行調理,以‘查缺補漏’的方式與西醫協同治療。比如梁某胃腸道不通暢,中醫治療能達到更好的療效。”胡嗣欽說道。
雖梁先生生命體征漸平穩,但此次治療仍存在兩個難點。胡嗣欽表示:“一方面是患者的腹壓高,嚴重影響呼吸、血流動力學的穩定及腸內營養的實施,另一方面是患者的多部位嚴重感染的控制。”
據悉,轉入廣中醫時,梁先生腹壓高達23mmHg。流行病學研究顯示,腹壓>20mmHg時,常伴有新發器官功能障礙,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胡嗣欽立即給梁先生制定經胃腸減壓、中藥灌腸、通暢腹腔引流等個體化治療方案,增加腹壁順應性,清除胃腸內容物,嚴格液體平衡管理。經立即處理,梁先生膀胱壓逐漸降至正常,腹圍也由99cm逐步降至84cm。
在感染方面,胡嗣欽結合大量臨床治療經驗分析,該患者雖感染部位雖繁多,肺部、血液、腹腔、胰周、尿路均有感染,但仍應優先控制胰周感染。故將患者腹腔引流液外送專業檢驗公司行DNA測序,結果檢測出奧斯陸莫拉菌及限制性馬拉色菌,根據病原菌多次調整抗生素方案后患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經過21天的綜合治療,8月9日,梁先生順利拔除氣管插管,腹痛明顯緩解,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復查胸腹部CT提示,其胸腔及腹腔積液較前明顯減少。逐步拔除全身各個管路后,梁先生轉到肝膽外科繼續治療。8月13日,梁先生恢復正常行走、飲食、言語、二便等功能,生活能夠自理。一個年輕的生命重新煥發生機,患者、家屬及EICU所有醫護人員都欣喜萬分。
梁先生感激不已:“中西醫結合治療讓我感覺精氣神的恢復很有幫助,醫院的醫生和護士對我的照顧也很貼心。”他為胡嗣欽、主管醫師黃河及其醫護團隊送了一面錦旗,以表敬謝之意。
患者贈送錦旗。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供圖
專家提醒:飲食當適度 盡量避免過辣、過油膩
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急診醫學科成立於1987年,是國家中管局“十二五”中醫急診學重點學科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急診醫學重點專科單位,廣西中醫藥學會急診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廣西醫師協會中醫急症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廣西醫學會急診分會副主任委員單位,廣西全科醫學培訓基地。這裡具備完整的“院前急救-急診室急救-ICU”現代急救醫學服務體系(EMSS),是醫院的急危重症救治中心,是集臨床、科研、教學為一體的重點臨床科室。
據悉,急診科設東葛院區及仙葫院區兩個院區,年急診量約15萬人次,疑難危重証比例約3%,搶救成功率約95%,患者滿意度>98%。目前,這裡是廣西最大的中醫急診醫學疾病防治平台,以先進的現代急診醫學技術為基礎,充分發揮中西醫特長,以中西醫結合救治各種急危重症患者。
“在這次搶救中,梁先生的高血脂症不可忽視。正常血脂的水平應該是總膽固醇在2.8-5.7mmol/L的范圍,甘油三酯正常值為0.56-1.70mmol/L。而梁先生的遠遠超出最大值,甘油三酯達到30mmol/L。當時,他抽出來的血液不是紅色,而是白花花的。”胡嗣欽說道。
表面上看,梁先生的暴飲暴食是導致當天急性胰腺炎發作的主要原因,但刨根究底,發病的誘因仍在於基礎疾病。
在院期間,胡嗣欽首先予梁先生肝素促進脂蛋白脂酶釋放,催化三酰甘油水解,然后觀察患者血脂情況,逐步加用胰島素注射液,並通過非諾貝特、煙酸、阿托伐他汀等藥物聯合將血脂降至正常。有效的降脂方案對控制病情、改善預后、減少復發有積極意義。
胡嗣欽表示,對於高脂血症的患者,除藥物控制外,日常生活中低脂飲食和適量運動,減重也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
“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盡量去避免暴飲暴食,平時吃飯七八成飽即可。而且,現代人吃東西很雜,過辣、過肥食物較多。如果不適當控制,還很容易誘發其他疾病。”胡嗣欽提醒道。
東葛院區急診科團隊。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供圖
此例由下級醫院轉診至廣中醫EICU治療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成功獲救,充分體現了廣中醫中西醫協同治療模式優勢,也展現出“醫聯體建設”對危重患者高效救治的優勢。
下一步,急診科將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持續做好中西醫協同救治急危重症疾病工作,形成功能更完善、技術更全面、反應更迅速、應急救急更高效的急救醫療服務體系和急救隊伍。據介紹,該院急診科以服務社會為宗旨,每年定期向廣西基層急診醫務人員開辦“基層醫務人員急危重症診治流程與規范化急救技能培班”,加強基層醫護人員對規范化急救流程及急救技能的學習。
通過不斷完善和發展急診醫療服務體系,該科室致力對南寧市及周邊地區的急危重症救治工作與急救技能培訓起到重要補充和促進作用,為居民身體健康保駕護航。(覃心、吳瑕、黃夢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