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原創新聞

廣西南寧:科技賦能,一人管理千畝果園

付華周
2022年09月13日08:48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在廣西南寧市2.2萬多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火龍果種植面積達18.8萬畝,規模位居全國第一,年產值超50億元。這裡擁有全球最大的火龍果連片種植基地,匯集了國內外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手段。隨著火龍果產業的崛起,綠城南寧有了一個新名字——中國火龍果之鄉,並有了“中國火龍果看南寧”的美譽度。

南寧市一大型火龍果種植基地。南寧市鄉村振興局供圖

南寧市一大型火龍果種植基地。南寧市鄉村振興局供圖

作為全國種植時間最早,面積最大,現代化水平最高的火龍果產區之一,南寧見証著中國火龍果產業的發展,也見証著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工業化、標准化、數字化的加入,成就了南寧農業現代化發展。

位於武鳴區雙橋鎮伊嶺村的3000畝火龍果種植基地是廣西佳年農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佳年農業)按照“農業生產工業化”理念打造的現代農業示范基地,此地195個標准化田塊均採用統一的設施栽培技術,配套“水肥一體化”噴滴灌系統,抑草膜、物理防虫燈等標准化設施。這個基地有著17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獲得國家專利的關鍵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是廣西目前規模較大、標准化程度較高的優質火龍果生產示范基地。

作為一家由型材加工轉做農業的企業,佳年農業將多年生產實踐中積累起來的工業管理經驗以及工業化的經營思想、管理手段、組織形式、營銷手段引入農業生產領域,用於指導農業生產發展,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我們在種植上採用排式種植提高種植密度,在管理上採用績效考核,讓農民當工人,多勞多得。”佳年農業技術總監廖祥鬆表示,原本一家人打理三五畝果地都有些困難,如今在現代生產管理技術“加持”下,一對夫妻就可以輕鬆管理30多畝地,“千畝的基地隻需一個負責人就能完成全部的協調工作。”

這是南寧利用現代種植技術和管理手段促進火龍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事實上,工業化種植管理早已經刻在南寧火龍果人的骨子裡。上世紀九十年代,南寧規模化種植火龍果之初,當地就將火龍果由分散種植改為聯排種植,同時向科技要“生產力”,大幅提升產量和管理效率。

夜色中的南寧火龍果種植基地。南寧市鄉村振興局供圖

夜色中的南寧火龍果種植基地。南寧市鄉村振興局供圖

“催花補光帶來的增產效果很明顯,火龍果的產期可提前15天以上,每年可多收三到四批果,一畝地預計增收5000元左右。”南寧市一火龍果種植基地負責人說,這是科技帶來的成果。農業生產工業化、科技賦能,是南寧在氣候條件不如海南、經濟水平不如廣東的情況下,能將火龍果打造成全國第一產業的秘訣。

如今,南寧火龍果已納入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足跡遍布全國。此外,隨著2021年1月第一批火龍果出口荷蘭,南寧火龍果還叩開了國際市場的大門,逐步走向海外,讓世界人民品味這份“邕”牌甘甜。

(責編:付華周、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