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馬山縣: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 穩步鋪就鄉村振興致富路

近年來,廣西南寧市馬山縣林圩鎮依托當地生態資源優勢,按照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林則林的發展原則,因村施策,重點創建綠色、有機、安全的農產品品牌,使特色種養業項目遍地開花,穩步鋪就鄉村振興之路,促進廣大群眾致富增收。
聚焦重點 緊抓特色產業發展勢頭好
走進林圩鎮伏興村雷山產業園,四通八達的道路在2000多畝的油茶、竹筍產業基地內延伸。目前,該村已成立7個農民專業合作社、1個家庭農場,並成功建立起眼前這片寬達2000多畝的雷山油茶種植、竹筍種植、三華李種植規模集約化新產業基地。
這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林圩鎮聚焦重點產業,立足鄉村特色資源,聚集各方面要素,推動鄉村特色產業良好發展的一個縮影。
據介紹,特色產業如今在林圩鎮遍地開花。該鎮生產的昆虫即食罐頭和蝗虫雞冷鏈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今年以來銷售額已達100多萬元﹔100萬公斤的“金粉一號”西貢粉蕉即將上市,意向收購價達5元/公斤,同比大幅上漲﹔800畝巨型麻竹正處於產筍高峰期,與柳州螺螄粉產業鏈供應商的保價合作將帶來4000元/畝的純利潤﹔引進品牌“鑫貝蛋雞”產下的富硒雞蛋,暢銷南寧市及周邊各大生鮮連鎖超市,年產值800多萬元等等。
林圩鎮已呈現出重點產業環鎮、特色產業均衡發展的良好局面。
多措並舉 因地制宜打通產業振興路
近日,在林圩鎮伏興村麻竹種植合作社——廣源農民專業合作社裡,漫山遍野的麻竹舒展著綠意,長得郁郁蔥蔥。
伏興村麻竹長勢良好。南寧市鄉村振興局供圖
伏興村是自治區“十四五”重點幫扶村,近年來,村裡把產業發展作為助農增收和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工作來抓,通過大力發展麻竹種植,做好“竹”文章,為全村帶來好“錢景”。合作社的麻竹種植及竹筍加工基地項目建設,激發了村民們參與種植麻竹的意願。很多村民看到麻竹產業鏈逐漸形成,紛紛表達了對麻竹產業發展的信心,稱將調整優化自家林地種植結構,轉為種植麻竹。
這是林圩鎮結合實際情況調整優化林地樹種結構,積極引導群眾退桉還林的一個生動縮影。當地緊跟柳州螺螄粉產業發展熱潮,發展麻竹種植,既提高了經濟效益,又很好地保護了生態環境。
鄉村振興要靠產業,產業發展要有特色,隻有走出一條符合自身實際的道路,才能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林圩鎮立足當地特色資源選准產業,多措並舉破解發展瓶頸,打通產業振興路,有效激發鄉村內在動力和蓬勃活力。
一是實行“公司+農戶+基地”發展模式,實施產業獎補、基地道路硬化、水源工程等多項扶持政策,吸引實力企業加盟,帶動周邊村屯增收致富。二是採取折股量化轉為村級集體經濟佔有股份參與運營新模式,破解過去農村土地流轉租金過低致使農民和村級集體利益受損的問題。三是前移服務窗口,在生豬養殖場、農戶聚集的片區增設檢疫點,盡可能為養殖戶提供便利。四是邀請科研院校技術入駐加持,促使當地的“金粉一號”西貢粉蕉產業收益逐年上漲。
通過這一系列舉措,林圩鎮逐步夯實產業根基,讓廣大鄉村有了“造血”功能。
科學布局 合理規劃產業發展促增收
“這裡土地連片面積大、土質好,200畝的藍莓預計明年每畝收成1500公斤,僅公司批量收購就能帶來300萬元的收益。”馬山縣金星輝實業有限公司駐林圩鎮大塘村藍莓產業園負責人周智海表示,該藍莓產業園目前已吸納周邊村民務工約3000人次,平均每人每天有120元收入,切實帶動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增收。
為壯大區域經濟,拓展“藍莓經濟圈”,林圩鎮制定了三年發展計劃,將把藍莓產業園打造成為集藍莓康養農庄、學生勞動實踐培訓基地、藍莓深加工工廠為一體的文旅綜合產業園。
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林圩鎮的產業布局也朝著多樣化、特色化的方向發展。該鎮計劃帶動更多村屯種植油茶,優化油茶加工技術,開發油茶特色產品,提高油茶產品附加值﹔推動生豬養殖集約化、品牌化發展,成為該鎮地標性產業﹔繼續推動“金粉一號”西貢粉蕉種業發展,提高粉蕉品質,開發冷鏈產品等等。
林圩鎮有關負責人表示,該鎮將結合實際情況,繼續優化調整產業結構,確保既要守住綠水青山,也要挖到金山銀山,走出一條產業多元化發展的道路,切實帶動村民致富增收,助推鄉村振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