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聚焦2022年鄉村振興·廣西>>廣西衛生健康系統助力鄉村振興展播

堅持“三心”守崗位,同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記南寧市紅十字會醫院派駐隆安縣雁江鎮東義村第一書記馬瑞德

2022年09月08日16:59 |
小字號

馬瑞德,南寧市紅十字會醫院醫學裝備科的一位退役軍轉干部,給職工的印象是憨厚、少言、肯干,2021年4月,他主動接過前兩任第一書記的“接力棒”派駐到隆安縣雁江鎮東義村第一書記。一年多來,馬瑞德把東義村作為保家衛國的第二“陣地”,扎根鄉村振興一線,埋頭苦干,為鄉村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搬運芒果。

搬運芒果。

堅持初心,不忘祖訓做好表率

馬瑞德的家在馬山縣金釵鎮加妙村,他從小就在長輩的教導下要踏實做事,要忠心愛國。他說:“入伍后在部隊裡不止學到了本領,更重要的是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黨員,更懂得了為人民服務是黨員的初心和使命,也鞭策著自己要嚴格要求,不怕苦不怕累,哪裡需要就到哪裡去。”

馬瑞德轉業到南寧市紅十字會醫院,兢兢業業、埋頭苦干,深得領導和同事的好評。當組織需要派駐到東義村時,他二話不說,立馬收拾行李,毫不猶豫地服從安排,並努力轉換角色,履職擔當。馬瑞德作為第一書記,深知支部戰斗堡壘作用的重要性,他按照支部規范化的要求,把穩“方向盤”,完善工作機制,搭建活動載體,把支部建設成為“有隊伍、有活動、有陣地、有制度、有保障”的“五有”黨支部。2022年1月份圓滿完成村“兩委”換屆,在獲得了自治區頒發的“四星級黨組織”基礎上,2022年6月份申請“五星級黨組織”,力爭黨建工作再上一個台階。

堅持用心,扎實做事助力振興

“我在農村長大,農村出來的孩子實誠,不愛講虛的,我希望東義村的村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馬瑞德常將這句話挂在嘴邊,也是這樣去做的。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馬瑞德把“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為用心做事的工作准則,緊緊圍繞村級基礎設施建設和提高村民生活水平開展工作,積極推進產業經濟發展。

為了讓村民幸福感更高,村裡經濟發展成色更足,馬瑞德奔波在村巷,穿梭在田間,走訪在戶上,鉚足干勁,圍繞產業發展和解決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一年多以來爭取項目建設資金累計達92萬余元,馱任屯池塘建起了207米防護欄,六坤屯巷道排污和部分巷道硬化,馱玉碼頭到馱任橋道路擴建和修繕,建設黨務、村務公開宣傳欄的遮雨棚,隆安縣農業農村局捐贈價值6.3萬元化肥、農藥到特色產業芒果扶貧產業園,牽線購買肉雞委托東義村致富帶頭人代養並與村民簽約代養分紅協議……一張張漂亮的“答卷”記錄了他扎實做事、努力辦成事的結果。

堅持恆心,解決急盼筑牢底線

“剛駐村時,面對陌生的環境、難懂的方言、復雜的扶貧監測指標體系、繁瑣的日常工作,真是頭大,好在有村委干部的支持和幫助,現在好多了。”馬瑞德堅持三個“日常”,經常與村干部們一起討論村裡貧困現狀、討論鄉村振興工作任務、討論村經濟發展。因病返貧、突發嚴重困難是鞏固脫貧成果的難點痛點,2022年3月,馬瑞德按照常態化動態監測要求,開展線上線下排查。馱任屯梁大堅戶因住院費用超過了警戒線,馬瑞德走訪后了解該戶2口人,戶主72歲因心臟病入院治療,並身患多種疾病,出院后其外務工的兒子回家照顧其日常起居,家庭收入明顯下降,便按流程將該戶納入監測對象並申請低保,給其兒子申請了公益性崗位巡河員,由於早發現早納入監測,防止了因病返貧的發生。當了解到村民那傍屯養蜂大戶梁忠進,往年不愁銷路的蜂蜜因疫情滯銷,他把這個事放在心上,主動聯系醫院組織職工購買解決困難。前期投資50萬元的村集體經濟芒果成熟在望,他努力銷售找果商,聯系后盾單位購買,拓寬渠道,增加村裡收入。

“東義村除特色產業芒果扶貧產業園建設這個集體產業之外,就是投入資金委托經營,也是村集體經濟收入主要來源,村集體經濟薄弱,公益事業舉步維艱,還有村干部年齡老化,年輕、文化程度較高的都外出打工不願待在村裡,后備干部不足,這些是有待解決的問題也是我下一步工作的重點方向。”馬瑞德表示,今后會繼續多做好事、多辦實事、多干成事,努力在鄉村振興“東義村戰場”上建功立業,共同繪出隆安雁江鄉村振興新畫卷。(朱向榮)

來源:南寧市紅十字會醫院

(責編:李敏軍、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