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壯美廣西 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2022

貴港市平南縣大鵬鎮景華村

2022年09月03日10:17 |
小字號

峰秀、林茂、石奇、花艷、泉清、霧仙是大自然給予景華村的珍貴饋贈,屋美、村美、戶美、人美、業美、文美是景華人改革創新、農旅融合、呵護生態收獲的美麗回報。在這裡,山水與民居融為一體,用最俊秀的綠水青山勾勒了壯美鄉村最迷人的時代色彩。

景華村。

景華村。

景華村地處貴港市平南縣北部,村內有“南雄北帝”中的“北帝”,即具有“小張家界”之稱的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北帝山旅游區,還有聞名國內外的盆景產業。長期以來,景華村以農村土地改革為突破,做足“山文章”,大力發展森林旅游業和盆景產業。景華村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典型被農業農村部介紹推廣,景華北帝山森林生態文化旅游核心示范區獲評第七批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

北帝山風光。

北帝山風光。

北帝山同心廣場。

北帝山同心廣場。

因地制宜做規劃,將村庄建設與自然風貌融合發展。景華村堅持“人與自然共生”“傳統和現代和諧發展”的規劃理念,最大限度地保護生態自然山水和古村落民居,形成“一環、一區、兩心、兩軸”的村庄規劃。“一環”即區域產業聯合發展環,整合北帝山風景區、高坪盆景產業基地、千古瑤寨風景區、民宿型農家樂等旅游資源,形成產業聯合發展環。“一區”即八角種植示范區,在鞏固原有萬畝八角種植基礎上,搶抓林下經濟,蓄勢待發,發展山村靠山吃山經濟區。“兩心”即北帝山風景旅游區輻射中心、景華村村委黨群綜合服務中心。以北帝山旅游風景區作輻射,以景華村村委為綜合服務載體,形成景華村兩大發展重心。“兩軸”包括鄉村旅游發展主軸和產業發展連接軸。鄉村旅游發展主軸即以連接北帝山旅游景區的景華村二級公路為紐帶,串聯北帝山旅游景區及景華村主要鄉村主體建成區,發展線性經濟。產業發展結合景華村區位優勢,連接高坪盆景產業基地,打造景華村與周邊村庄聯合發展產業軸。同時,根據村庄房屋現狀,打造一批以嶺南建筑風格為主的村屯農房,示范帶動相連的8個行政村(社區)農房風貌改造,形成了自梧柳高速大鵬出口至景華村北帝山旅游景區公路沿線長約6公裡、由1500棟嶺南風格建筑組成的鵬山旅游風貌示范帶,農房分布錯落有致,風景秀麗,獨具瑤鄉特色。以水作貌,根據河道落差和彎曲建設多段水壩,在河道兩岸開展“三微”改造,種植花草樹木,四季更替交接,紅綠分明,美不勝收。

景華村村委。

景華村村委。

景華村古屋。

景華村古屋。

以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為突破口,大力發展森林旅游產業。景華村聚焦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依法以村集體17500畝山地入股參與北帝山旅游區建設,通過黨建引領、集體入股、企業經營、農民參與,村集體每年獲得景區門票收入5%的分紅,全村2252名村民全部變成股東,每年村集體從景區收入中獲得分紅100萬元以上,直接或間接帶動當地群眾860多人就業。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景華村現有景華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華興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和長發種養專業合作社等3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景華村盆景產業。

景華村盆景產業。

打造“農旅結合、以農促旅、以旅富農”的產業融合發展模式。景華村依托北帝山獨特的旅游資源,引進貴港市北帝山開發有限公司建設北帝山旅游區,投資1.19億元對大鵬高速出口至北帝山共7個村、22個屯、2088棟房屋進行特色風貌改造,打造鵬山旅游風貌示范帶,使沿線山水美景、民俗文化與旅游景區融為一體,推動村旅游產業由“小旅游”向“大旅游”轉型發展。景華村與具有“廣西盆景第一村”稱號的高坪村抱團發展盆景產業,打造以鵬山旅游風貌示范帶為軸的“十裡盆景長廊”,近年來種植的盆景多次參加廣西園博會盆景展,6次獲得廣西園博會金獎。充分發揮農業、文化、旅游等方面的資源優勢,依托盆景產業、北帝山景區、瑤族文化風情等資源優勢,推行“農業+旅游”發展模式,形成集“吃、住、行、游、購、娛”於一體,以及融合漂流探險、民俗文化體驗、休閑康養、觀光度假和登山運動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發展格局,推動農旅深度融合發展。近年來通過旅游業帶動,景華村茶葉、八角、竹筍、盆景、杉樹等產業快速發展,打造了具有大鵬瑤山特色的土特產品牌,並催生了餐飲、民宿等服務業,形成了北帝山旅游、盆景、“香辣苦”風味土特產、民宿農家樂四大支柱特色產業,有力促進了村民增收致富。

來源:自治區黨委農辦、貴港市平南縣黨委農辦、廣西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

(責編:陳露露、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