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聚焦2022年鄉村振興·廣西>>廣西衛生健康系統助力鄉村振興展播

恭城瑤族自治縣人民醫院:推進縣鄉醫共體建設 助力鄉村振興

2022年09月02日10:59 |
小字號

縣域醫共體建設是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和深化醫改的突破口。近年來,恭城瑤族自治縣醫療集團總院(恭城瑤族自治縣人民醫院)持續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優化鄉鎮衛生院醫療環境,提升鄉鎮衛生院服務能力,讓農村百姓真正實現“小病不出鄉”。

智慧病房。

智慧病房。

百姓口中的“圩日門診”

走進醫療集團栗木分院(栗木鎮中心衛生院)口腔科,整潔敞亮的就醫環境,豐富多樣的功能科室、嶄新先進的醫療設備,讓這裡煥然一新。眼前的這些變化,得益於縣鄉醫共體的建設。2021年7月,栗木分院與醫療集團總院口腔科建立緊密型專科聯盟合作以來,此后,栗木分院重裝了口腔門診,購置了新的口腔治療椅,建設了標准化治療室,各類口腔治療業務重新開展起來。現在很多當地百姓都知道每月的“三、六、九”圩日的時候,有總院口腔科醫生到分院口腔科坐診。這一天很多當地百姓都會前往診治各類口腔疾病,百姓親切地稱之為“圩日門診”。

要“輸血”,更要“造血”

“黃主任不僅定期來我們這裡坐診,還為我們辦起了短期培訓班。”參加培訓的一位衛生院的醫務人員說。

集團總院醫院耳鼻喉科黃文學主任,每周一都會到栗木分院為當地患者看病,每當這一天黃文學主任都會接診十多位患者,現在每周一慕名前來的患者越來越多。

為了提高各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對耳鼻喉常見疾病的診療水平,他還經常組織鄉鎮衛生院相關科室的醫務人員一同交流學習,為鄉鎮衛生院培養此方面人才。在交流過程中還會為大家介紹現階段集團總院耳鼻喉科開展的新項目新技術,為推廣分級診療打下堅實基礎。

三級聯動。

三級聯動。

慢性病處方延伸至鄉鎮,家門口就能拿到慢性病藥

為方便鄉鎮百姓能夠在家門口就能拿到慢性病藥品,恭城瑤族自治縣醫療集團從2019年7月就啟動慢性病處方延伸項目,由集團總院的藥劑科、信息科、財務科、醫保科、醫務科成立專項工作小組,深入基層,順利統一各鄉鎮衛生院慢性病用藥目錄並開展慢性病處方延伸,讓老百姓在鄉鎮一級衛生院就能拿到慢性病用藥。

王大娘剛從鎮衛生院拿到這個月的高血壓類藥物,感慨地說:“以前來回兩個多小時到縣裡才能拿到的高血壓藥物,現在半個小時就可以在家門口拿到了,實在是方便。”

經過兩年多的運行,慢性病處方延伸效果顯著,方便了慢性病患者就近就醫取藥,滿足了慢性病患者用藥和下轉需求,讓群眾就近享受優質醫療服務,有效提升了當地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建成五大中心,構建分級診療平台

集團總院先后建成影像、心電、超聲、病理、會診等遠程業務中心和區域分級診療平台,構建“基層檢查+上級診斷+區域共認”的有效服務新通道。五大中心的建成使得優質醫療資源實現下沉,鄉鎮衛生院服務能力提升,分級診療、雙向轉診制度落到實處,實現醫療同質化管理,方便了群眾就近就醫,減輕了群眾就醫負擔,有效防止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增強群眾獲得感,達到了群眾滿意、醫務人員滿意、政府滿意的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目標。

遠程B超。

遠程B超。

開通村醫遠程問診試點工程

2021年11月底,恭城首批三個村級遠程醫療診室正式開通,這是醫療集團總院通過“互聯網+醫療健康”模式,把“健康中國”戰略深入推進到偏遠農村地區的重大舉措。老百姓在家門口看病難問題得到解決,確保“小病不出鄉,頭疼腦熱的病不出村”,患者外轉率持續下降。

隨著醫共體建設的深入落實,“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逐步形成,患者對鄉鎮一級醫院認可度、信任度持續增加,患者數量明顯增長,醫療資源下沉,讓更多年輕醫生留在鄉鎮,正在逐步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目標,真正助力鄉村振興穩步發展。(趙濱)

來源:恭城瑤族自治縣人民醫院

(責編:李敏軍、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