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堅守 中醫藥科技特派員助力鄉村振興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廣西中醫藥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二級研究員、理學博士李力在抓好本院各項工作的同時,積極響應國家關於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助力鄉村振興的號召,深入推進人才下沉、科技下鄉、服務三農,自2012年起先后被聘為廣西農村科技特派員、貧困縣科技特派員、貧困村科技特派員、企業科技特派員、鄉村科技特派員。
2021年2月23日,李力為隆安縣淥龍村種植戶作中草藥栽培技術培訓。
10年來,李力始終堅守在科技扶貧一線。由於平時單位事務繁忙,他經常利用節假日時間,積極投身於精准扶貧和鄉村振興工作。他聚焦農戶“急難愁盼”問題,圍繞中藥材種養及畜禽類養殖技術等的迫切需求,提供針對性科技服務,促進科技資源和創新要素向農村基層延伸,在農民增收、鄉村振興中發揮了良好效能。幫扶點輻射隆安、龍勝、馬山、上林、金秀、資源、南丹、西林、興業等幾十個縣,有效推動了鄉村產業發展,為科技興農富農作出了積極貢獻。2021年再次榮獲廣西優秀鄉村科技特派員。
現場指導村民羅漢果種植技術。
資源幫扶賦能鄉村振興。李力根據所服務村寨的實際需求,通過凝聚各方力量,引導技術、成果、人才等創新要素向農村基層集聚,利用自身與區直科研院所的密切交往與合作關系,主動聯合自治區中醫藥研究院、廣西藥用植物園、自治區農業科學院、自治區熱作所、自治區畜牧所、自治區獸醫所、自治區農業廳綠色食品辦公室等機構,以各自的科研資源服務幫扶村。搭建了區級科研單位服務農村的橋梁。通過開展產業精准幫扶培訓,廣泛普及實用技術技能,有效提高了當地農民的文化素質、種養水平和就業能力。
2022年1月6日,李力至隆安桂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中藥材良種繁育基地開展技術服務工作。
例如,李力聯合廣西藥用植物園等單位,指導隆安桂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建設中藥材良種繁育基地,該基地獲隆安縣首個定制藥園建設,並獲批自治區第二批中藥材種植基地,為隆安縣的中藥材種植樹起了一個品牌和一面大旗,對帶動整個隆安縣中藥材產業的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將發揮重要作用。
成果扶貧賦能鄉村振興。產業扶貧,貴在精准。為找准地方特色,激發地方活力,李力先后深入幫扶點調研,掌握群眾想什麼和適宜做什麼。隻要是農戶需求,他就一定會跑到相關單位去找成果、找技術、找專家,充分發揮了科技特派員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區級有關單位的科研成果在幫扶村得到轉化,讓廣大農戶得到了實惠。
李力深入田間地頭,現場診斷,設計“良種+良法”解決方案,手把手為種植戶傳授種植技術。通過引進科研院所的新技術以及示范推廣先進適用技術,解決了砂仁、羅漢果、山豆根、対葉百部、黑老虎、大通草、三叉苦、赤蒼藤、鐵皮石斛、廣地龍等產業發展“疑難雜症”,其產量和質量有了明顯提高,幫助農戶增產增收,實現精准幫扶。
向村民捐贈生物有機化肥。
項目扶貧賦能鄉村振興。李力根據不同幫扶村實際,充分發揮自身在項目策劃方面的專業特長及經驗,主動和各縣科技局、各村第一書記聯系溝通,積極推動農企聯結,完善“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通過政策引導、項目支持來解決實際難題,帶動當地產業發展,有力提升科研單位和政府部門的幫扶效能。
例如,李力聯合廣西藥用植物園和屏山鄉上孟特色種養專業合作社、雁江鎮淥龍中草藥種植專業合作社等部門,共同實施“廣西砂仁低產改造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項目的實施帶動了當地廣西“桂十味”及區域特色藥材種植產業的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動能。
面向未來,李力將繼續發揮廣西中醫藥研究院的技術優勢、資源優勢、人才優勢,把大農業,尤其是中藥農業作為服務的主攻方向,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以產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以特色產業助推鄉村振興。
來源:廣西中醫藥研究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