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原創新聞

廣西橫州市:“黨建+”按下鄉村振興快進鍵

2022年08月26日16:43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初秋時節,走進廣西橫州市的鄉村,正是一片村強民富、景美人和的田園風光。近年來,橫州市善用“黨建+”,按照融合發展的思路,深入推動鄉村產業、鄉村人才、鄉村文化等本土資源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描繪出黨旗飄揚下,鄉村高質量發展的美好新畫卷。

“頭雁”領航“群雁”飛

連日來天氣晴好,在橫州市巒城鎮方村紅薯種植基地裡,村民們揮動鋤頭翻土鋤草,該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認梅正細心查看紅薯的長勢。

2021年,90后姑娘劉認梅從南寧回到家鄉,當選方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為鄉村振興注入了鮮活血液。在她的帶領下,方村黨總支部找准找好經濟發展路子,以流轉土地的方式發展紅薯規模化種植,注冊“方村淳茹紅薯”商標,延伸發展出制作紅薯干、紅薯螺螄粉的“工廠化”產業鏈。同時把村民在山頭種植的香樟樹,承包給村裡的致富帶頭人發展產業,讓村集體經濟收入不斷提高,村民增收。

閉東海正在檢查花木養護情況。受訪者供圖

打造一支聽黨話跟黨走、懂農業愛農村的“頭雁”隊伍,是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所在。橫州市堅持支部引領,從致富能手、外出務工經商返鄉人員、本土大學畢業生等人群中培養選拔村黨組織書記,建強班子。同時,為幫助任職時間較短、基層工作經驗較為欠缺的“頭雁”茁壯成長,該市還建立傳幫帶機制,組建308個傳幫帶“顧問團”,由經驗豐富的村干部、退休老支書或有威望的老年人,作為新任村(社區)“兩委”班子的顧問團隊,以集中培訓、個別交流、一對一指導等方式傳幫帶,切實提升基層干部工作質量和水平。

在橫州市那陽鎮上茶村,橫州市莉妃花圃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閉東海正在指導村民管護茉莉花盆栽。為助力鄉村振興,閉東海採用“科研單位+公司基地+茉莉花種植合作社+花農”的運作模式,向農戶提供茉莉花花苗,提供技術,與花農簽訂保底收購合同,讓村民走上新的致富道路。這是橫州市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該市大力支持鄉親當示范、當典型,共同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在“頭雁”的帶領下,近千名黨員、企業家、大學生、農村科技特派員、農村實用人才等團結在黨旗周圍,開展農業生產銷售指導、農村電商直播、移風易俗、環境整治,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形成“群雁”齊飛的生動場景。

產業興旺百姓富

眼下正值巨峰葡萄成熟季,在橫州市那陽鎮莫大村莫渡經聯社的巨峰葡萄果園裡,一串串紫黑色、沉甸甸的葡萄挂滿枝頭。“如今,提到莫大村,大家的第一反應是葡萄。”莫大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莫朝寧自豪地說。依托葡萄產業,該村大力完善基礎設施,打造巨峰葡萄種植基地,小小葡萄成了村級集體經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了當地老百姓日子越過越紅火的“法寶”。

2002年起,該村堅持黨建引領,從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因地制宜探索發展、培育壯大特色產業,發展巨峰葡萄種植,並於2010年引進了“一年兩熟葡萄栽培技術”,通過以點帶面,莫渡經聯社近一半村民種植巨峰葡萄,葡萄種植面積達到了350畝,畝產達到2000公斤,畝均純收入13000元,讓當地老百姓鼓了腰包、樂開了花。

在橫州市校椅鎮石井村,花農們正在採收茉莉花。人民網 吳明江攝

橫州市被譽為“世界茉莉花都”,茉莉花產量佔全國的80%,全世界的60%。在橫州市校椅鎮石井村,一望無際的茉莉花田裡花農們正在忙著採摘茉莉花,正是茉莉花讓花農們過上了好日子。近年來,石井村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大力發展茉莉花產業,建成連片的茉莉花標准化種植基地,並依托茉莉花特色產業的獨特優勢,將石井新街及極萃園一帶作為茉莉花茶文化組團、將汶塘及親子園作為親子體驗組團,實行差異化、主題化的串點連線開發,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石井村在2021年11月10日被農業農村部推介為2021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

有了高質量的農業產業,才有鄉村振興的造血動能和內生動力。近年來,橫州市積極打造茶葉、甜玉米、優質稻、糖料蔗、畜牧、水產、桑蠶、食用菌等特色農業優勢產業集群,帶動農村生產致富。同時通過基層黨組織力量,把單個的項目、基地串聯起來,依托黨建共同體打造產銷共同體、人才共同體、致富共同體,形成集聚效應,做大發展引擎。

鄉村善治生活美

傍晚時分,在橫州市那陽鎮井頭村文體活動廣場的籃球場上,人聲鼎沸,一場小型的籃球對抗賽正在上演。

正摩拳擦掌准備上場的村民莫慶增說:“如今,汽車開到家門口,上學不用遠處走,休閑娛樂在身邊,大家的幸福感獲得感大大提升。”據悉,今年井頭村的村干部發動村民集資80多萬元,對村裡的舊籃球場進行升級改造,興建了兩個新的標准化籃球場,四周配備了燈光設施以及液晶顯示屏,還和一家籃球培訓機構簽訂協議出租籃球場,每年給村集體經濟增收2萬元。

在井頭村文體活動廣場的標准化籃球場上,村民們正在開展籃球賽。橫州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行走在橫州市的鄉村,基礎設施持續完善,讓群眾盡享生活之美。近年來,該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黨建引領,創新推動鄉村基礎設施、人居環境、鄉風民俗、鄉村治理提質增效,村民歸屬感獲得感持續提升。

橫州市以“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全民共建”的思路,用足用活政策,形成公共文化多元化投入機制,不斷完善和鞏固鄉鎮、村屯文化中心、文化活動室、籃球場等鄉村文化陣地建設,有效保障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目前,覆蓋全市的城區、鄉鎮、村屯三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廣大群眾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各種文化服務。該市還全力推進道路交通建設,實現農村公路“村村通”“屯屯通”全覆蓋,公共交通向農村地區拓展延伸,形成四通八達、縱橫交錯、方便快捷的路網格局。(吳明江 蘇寒梅 韋潔)

(責編:吳明江、葉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