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聚焦2022年鄉村振興·廣西>>廣西自然資源助力鄉村振興融媒體展播>>案例展播

自然資源政策助力打造螺螄粉“小米粉,大產業”三產融合

2022年08月24日17:41 |
小字號

百樂河治理

百樂河治理

螺螄粉由米粉、酸豆角、酸筍主要原料及木耳、花生等10多種輔助原料加工而成,再配上由螺螄和13種天然香料熬成的湯,具有“酸、辣、鮮、爽、燙”五大獨特風味。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螺螄粉已然成為柳州原創小吃並深受市民的喜愛,慢慢發展成從街邊小吃到登堂入室,從“現煮堂食”到方便袋裝,從地方美食到熱銷全球。為把小米粉做成大產業,柳州用工業化思維推進螺螄粉產業發展,有效地把螺螄粉發展成為一個上下游連接緊密、產業間關聯程度高,集中體現“生產+加工+科技”的現代食品產業,實現了“柳州螺螄粉”生產標准化、產業化、規模化、品牌化。

近年來,柳州市柳南區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打造螺螄粉“百億產業“的奮斗目標,緊緊圍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主線,打造柳州螺螄粉產業2.0升級版,進而走上地方特色農業經濟“大產業”的道路,實現三次產業的高質量融合發展。先后打造了螺螄粉小鎮,成功創建了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AAAA級螺螄粉小鎮,小米粉”成就“大產業”,被中央電視台等主流媒體廣泛報道。

高標農田建設

高標農田建設

增減挂鉤助力脫貧攻堅,為螺螄粉產業布局奠定基礎 

為進一步加快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有效保護耕地,促進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柳南區選擇在太陽村鎮山灣、百樂等5個村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項目,項目規劃設計總投資12.7億元,實施面積107.78公頃,其中拆舊區面積75.77公頃,農民集中居住區面積32.01公頃,可新增建設用地面積43.76公頃,共安置拆遷農戶1180戶,4602人。

項目資金來源於增減挂產生的指標出讓金,收益全部用於項目區的建設,前期主要用於農民集中安置區建設,后期主要用於改善村民集中安置區周邊環境以及螺螄粉小鎮配套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建設。柳南區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項目的實施,使柳南區遠郊村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遠郊村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另外一種途徑,讓當地農民的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為柳南區貧困村脫貧摘帽提供了資金保障,也為螺螄粉產業的規劃布局以及用地保障奠定基礎,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改善村民生活環境,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一是按照宅基地分配方案規劃建設標准統一村民住宅樓,改善村民居住環境﹔二是配套建設了供水工程、供電工程、污水處理工程、綠化工程、亮化工程,使村民住宅樓擁有城市小區一樣的配套設施,滿足村民的使用需求﹔三是建設村委辦公大樓及村民娛樂廣場、壯鄉博物館等,豐富村民娛樂生活。

調整農村建設用地布局,促進了節約集約利用土地。通過項目實施,對農村居民點、農田水利設施和田間道路進行統一規劃和建設,將舊自然村庄歸並,減少農村建設用地規模,使得分散零碎、佔地面積大的農村建設用地有所改善,優化了農村建設用地布局,有效促進了土地的節約集約利用。

優化農業產業布局,促進了現代農業發展。項目配套了產業發展規劃,例如山灣村建設綠色蔬菜基地,利用土地整理項目整理出來的土地規劃建設了高標准的綠色蔬菜大棚,滿足城市綠色蔬菜供應,同時為當地村民提供就業崗位,使村民不出村就能獲得工作﹔百樂村利用當地竹筍產業優勢規劃建設了螺螄粉小鎮。這些產業的規劃建設為新農村產業建設合理化布局奠定了發展方向。同時通過土地整理,使項目區內全面實現了“田成方、樹成行、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生產新格局,生產能力普遍提高,為規模經營和發展現代農業創造條件。

柳南區太陽村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區山灣村新貌

柳南區太陽村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區山灣村新貌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助力鄉村振興,為新農村建設找到新的方向

柳南區太陽村鎮山灣村等7個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項目位於柳州市柳南區太陽村鎮,項目實施總面積為5722.1789公頃,總投資為127656.06萬元。主要建設內容為:(1)土地整治類包括耕地提質改造(旱改水)項目﹔低效園地整治項目﹔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拆舊復墾項目等。(2)生態修復類項目,包括太陽河流域整治、百樂河流域整治、礦山環境治理、危岩等地質災害治理等﹔(3)鄉村建設及其他產業項目,包含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農村安置建新區、多個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多個村飲水工程、路網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村容村貌整治等。

項目目前已投入約100000萬元,完成了太陽河流域綜合治理,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土地復墾、配套路網工程、田園人才實訓基地、小鎮客廳、危岩地質災害治理等項目建設,目前正在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農村安置建新區、耕地提質改造(旱改水)、百樂河治理等項目。

項目實施完成后,一是實現“山水林田湖草”的綜合治理,通過科學規劃和合理布局,對項目區內被破壞的環境、地質災害點進行治理,融合螺螄粉特色產業、豆角特色種植以及韭黃種植等產業建設,實施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恢復,充分發揮自然資源優勢,實現城鄉建設用地重構,優化用地布局。二是將項目區打造成國家級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示范項目,為建設產業生態區,助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戰略實施搭建平台。

豆角種植

豆角種植

突出三產融合,打造產業興旺的美麗鄉村示范帶

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和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實施后,利用增減挂鉤和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產生的資金及政策紅利,柳南區通過建園區、聚集群、補鏈條,以二產加工的帶動效應,不斷做大做強螺螄粉原材料種養殖產業,稻螺養殖從無到有、豆角種植質量提升、竹筍種植規模發展,已實現“千千萬”畝。同時在不斷做大做強螺螄粉原材料種養殖、加工和生產等產業的基礎上,借助生態旅游開發,將生產、體驗、消費等概念融入螺螄粉示范帶建設,不斷拓展螺螄粉小鎮核心區和示范帶的文化內涵。目前,示范帶內已建成百樂竹海公園、太陽河生態濕地公園、研學果蔬大棚、小鎮客廳、京東農場、田園人才實訓基地、螺螄粉博物館,螺田觀光基地等景點。利用示范帶位於螺螄粉小鎮4A景區內的特色優勢,常態化開展螺螄粉小鎮文化節。引入滑翔傘飛行項目,打造廣西滑翔傘飛行營地,開展低空飛行體驗,打造體育旅游、生態旅游、健康旅游三位一體的特色戶外運動體驗游。通過積極開展農耕體驗、休閑觀光、主題旅游等城郊型都市旅游,不斷增添示范帶的文化元素。不斷推進“一產接二產連三產,二產向一產、三產延伸,三產向一產、二產滲透”的三次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形成螺螄粉文化為主題的美麗鄉村示范帶。

近年來,柳南區在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及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項目上取得了一些成績,改善了項目區及周邊的農村面貌,調整並推動了當地的產業發展,但是距離項目的發展目標以及群眾期望還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柳南區將以全力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螺螄粉小鎮為契機,大力開展土地綜合整治類項目建設,全力推進產業經濟、生態環境、鄉風文明、管理機制、群眾致富等升級轉型,吸引各類資源要素向農村集聚,促進農業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提高農村群眾生活幸福感指數,傾力打造鄉村振興柳南樣板。

來源:柳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責編:龐冠華、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