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廣西民宗委視窗

環江下南鄉五舉措抓好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

2022年08月19日09:26 | 來源:環江民宗局
小字號

  近年來,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下南鄉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思想,堅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通過建機制、搭平台、創品牌、抓宣傳、促交融等舉措,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形成了民族團結進步、和諧發展的良好氛圍。2022年6月,被自治區黨委、政府命名為自治區第五批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鄉鎮。

  一是建機制,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制度化。成立了下南鄉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堅持“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學習黨的民族政策,研究部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各項工作。同時,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擺在重要議事日程,與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確保領導責任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資金保障到位,切實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提供有力組織保障。

  二是搭平台,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常態化。將一年一度的分龍節活動與感黨恩頌黨情和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結合起來,倡導並組織各家各戶在節日期間走出家門。分龍節期間,全鄉各村各屯的群眾拿出家裡的五色糯米飯、牛肉等土特產,擺起了百桌感恩長桌宴,盛邀各民族賓客共同品嘗。廣泛開展文明新風宣傳活動,通過老年山歌和中小學生歌謠的形式,反對陳規陋習、歌頌文明新風尚。在中小學校開展民族文化傳承教育工作,增強青少年文化自信和認同,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在毛南大地上競相綻放。

  三是創品牌,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特色化。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七進”為總抓手,推動鄉村振興和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共促進品牌打造。通過石漠化治理項目,幫助群眾建起1200多個牛欄牛舍,爭取到800萬粵桂協作扶貧資金,免息借給貧困戶養牛,創建5個合作社和示范場,進行技術指導和銷售服務。目前,全鄉新增規模化養殖場5個,貧困戶新增飼養肉牛近1500頭,貧困戶飼養肉牛年產值超過2000萬元。為了解決下南鄉群眾“談水色變”這個老大難問題,經多方驗証決定,從離集鎮12公裡外的大河裡通過電抽的方式,翻越300米高的大山、流經一條380米長的隧道,鋪設大小100多公裡的管網,將水送到80個屯隊、1.5萬人家中,群眾終於徹底告別季節性缺水的歷史。

  四是抓宣傳,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長效化。堅持把宣傳教育貫穿創建工作始終,引導各族群眾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通過電子屏幕、橫幅、網絡媒體、宣傳板報、設點宣傳等形式,廣泛宣傳黨的民族理論和政策法規,讓“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思想深深扎根於各族群眾心中。堅持把黨的民族政策作為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通過“黨員主題活動日”“三會一課”等活動不斷加強民族政策理論的學習,提升黨員干部對民族政策的理解和認知水平。大力宣傳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典型事跡,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帶動作用,激發創建工作的內生動力。拓寬宣傳教育渠道和載體,借助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及時宣傳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動態,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全方位營造創建工作濃厚氛圍,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長效化。

  五是強治理,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精細化。堅持管理與服務兩手抓,與各村簽訂民族宗教工作管理責任書,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管理工作網格。鄉、村配備民族宗教工作信息員,形成聯動的民族宗教工作管理網絡責任體系。建立落實信息聯絡,矛盾糾紛排查等制度,全面掌握信息動態,及時化解矛盾糾紛。大力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教育引導各族群眾相互尊重民族文化、風俗習慣,努力營造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良好氛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讓各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2020年,波川村譚美春家庭被自治區婦聯、自治區精神文明辦、自治區總工會和自治區教育廳評為“廣西最美家庭”﹔2021年3月,波川村被司法部、民政部命名為第八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盧偉益)

(責編:陳麗冰、龐冠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