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師范學院:藝術賦能鄉村文化建設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靈魂,鄉村文化建設是激發鄉村活力、實現鄉風文明的內在動力。助力鄉村振興,藝術大有可為,玉林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充分發揮藝術專業學科優勢,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引領鄉村文化產業振興與人才振興,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共繪鄉村振興壯美畫卷。
玉林師范學院助力鄉村振興傳統工藝普及培訓。
以鄉村世界為支撐,用心練好藝術教育研究“繡花功”
在鄉村振興和鄉村治理現代化的進程中,發揮好藝術人才推進鄉村振興生力軍的作用,用藝術的形式參與鄉村文化建設,充分挖掘優秀鄉村文化資源,藝術鄉建需要依托學科優勢培養鄉村振興藝術人才,助力鄉村產業興旺和鄉土文化創新。
一是健全運行機制,夯實幫扶基礎。創新“黨建+科研+藝術”機制,通過紅色元素和黨史素材的理論課程與鄉村規劃設計,“粽情端午 鄉村振興·廣西供銷大集進校園”活動,實現參與主體多方共贏、鄉村發展活力迸發、鄉村治理效能提升的綜合效應。
二是貫徹鄉村振興要求,深化美育課程改革。出台相關文件,健全激勵措施,發揮好上下統籌、左右協調作用,組織專業教師開展基層調研和對上聯絡,圍繞地域文化特色,積極開發鄉村學校結合本地藝術特色資源課程。2021年,該院赴博白縣、容縣調研芒編工藝,對接地方政府和企業,服務文化、產業振興需求。
三是藝術理論與多學科融合,提高藝術鄉建科研能力。2019年-2021年,組織申報、立項、實施廣西高校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重點項目《融合與開拓:廣西傳統工藝“院校傳承”模式探索與實踐》,順利結項。期間“廣西傳統工藝(芒編技藝)玉林師范學院工作站”得到文化和旅游廳挂牌,並實現校市共建重大項目支持建設,傳承與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廣西傳統工藝振興,在全區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圍繞鄉村振興戰略,該院提出設立“廣西客家文化(博白)生態保護實驗區”的資政建議,納入博白縣“十四五”文化建設和玉林市“十四五”文化建設發展規劃重點工作,相關材料已上報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進行論証。簽訂橫向項目《興業縣葵陽鎮龍口村公共建筑設計》和《鄉村振興——博白芒編技藝影像志創作研究》2項,該院教師主持2021年民族地區文化建設與社會治理研究中心項目《鄉村振興戰略下廣西少數民族村庄治理優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2021年玉林市智庫重點課題項目《博白客家文化資源推動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策略研究》、2021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廣西民間木雕工藝振興與產業發展研究》等相關科學研究立項5項。組織實施國家藝術基金藝術人才培養項目《廣西芒編工藝傳承與創新設計人才培養》和青年創作人才項目《漆畫創作:壯鄉新韻三月三》,順利結項。
四是藝術教育與大學生創業融合,提升藝術鄉建創新水平。近五年,與鄉村文化產業振興融合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近30余項,其中《玉林市玉初彩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參加第七屆、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數廣集團杯”廣西賽區選拔賽獲得銀獎2次,該院積極探索傳統工藝文創設計、鄉村環境整改和牆繪等業務,強化復合人才培養,助推鄉村振興可持續發展。
學院赴興業縣龍安鎮牟村開展鄉村振興活動。
以鄉風民風為基礎,精確繪制藝術設計創作“路線圖”
該院藝術設計創作以鄉風民風為基礎,圍繞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目標,在鄉間地頭開展藝術寫生與創作,為村民院落進行美學設計與規劃,完善鄉村產品標識化創意設計與營銷,精確繪制“路線圖”提升藝術人才助力鄉村振興的服務能力。
一是以賽促學促教,激勵師生用專業服務鄉村文化振興。在第六屆中國絲綢家用紡織品創意設計大賽、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中獲佳績,發掘廣西本土文化,為鄉村振興作出教育成果展示。
二是畢業設計成果轉化,積極探尋藝術與鄉村產業的深度融合。將本地的鄉村地域文化資源優勢和地方特色轉換為經濟優勢。2022屆畢業生作品展立足本土資源,打造特色鄉土品牌,以實物承載廣西優秀傳統文化的表達形式,多維度、多形式、多視角展示廣西傳統文化元素、美麗鄉村建設符號,“未來鄉村”主題共46組作品,結合玉林特產(牛巴、香料、茶泡、茂林豆腐、陸川脆皮扣肉、容縣沙田柚等)、玉林特色村落(高山村、鵬垌村等)、玉林民俗文化(木偶戲、舞犀等)、玉林典型人物事例(彭炎森等)進行多元化設計,在典型示范引領、特色住宿餐飲、農耕文化體驗、文創設計與展銷上發力,促進鄉村傳統文化和文化產業有效融合,共同推動“文+藝+旅+商”產業化發展模式持續壯大。
學院開展“蒲公英人才培養計劃”公益美育志願服務活動——“指尖上的綻放”剪紙藝術體驗。
以鄉土鄉情為紐帶,織牢公益美育志願服務“同心鏈”
拓展“專業+服務+實踐+競賽”,強化幫扶實效,完善“藝心向黨”志願服務品牌,探索幫扶服務路徑。以鄉土鄉情為紐帶,通過文化藝術精准扶貧深入推進文化藝術惠民工程,織牢公益美育志願服務與鄉村文化建設的“同心鏈”,脫貧戰果可固,文化振興願景可期。
一是“黨建引領+志願服務”完善機制,將志願精神融入培育時代新人的全過程。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志願服務全過程,研究制定了《美術與設計學院“三全育人”工作方案》《美術與設計學院志願服務積分制度》等文件。
二是“紅色實踐+志願服務”提質增效,推動美育志願服務和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近十年,開展鄉村風貌提升工程“鄉村振興新畫卷”牆繪實踐活動100余次,總面積超3萬余平方,招募青年志願服務者4000余人次,累計志願服務50萬時長,助力鄉村文明建設,給鄉村增添藝術特色,在鄉村美化和鄉風建設中踐行志願精神。2021年,“北部灣傳統工藝賦能鄉村振興”現狀專題調研實踐團,赴博白、北海、欽州、靈山、南寧等市縣走基層、進企業、訪大師,了解地方傳統文化、企業發展、人才需求,助推鄉村振興。
三是“公益美育+志願服務”深化拓展,構建志願精神為主導的和諧校園文化。2021年,該院舉行傳統工藝人才培養3期,受益學生達千人次,受益志願者赴馬坡鎮中心小學開展“蒲公英人才培養計劃”公益美育志願服務活動,培育提升學生美育素養,讓志願服務以美育人成為學校助力鄉村振興的靚麗名片。
四是“科研競賽+志願服務”成效卓著,志願服務成果助推社會治理共創美好未來。學生結合專業和服務實踐提出《關於推進廣西民族傳統工藝美術文化發展的提案》,榮獲2021年廣西青少年模擬政協提案三等獎﹔《“藝”心向黨 以美育人》榮獲廣西2021年度“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優秀基層案例優秀獎﹔《“蒲公英”公益美育志願服務》獲批2022年玉林師范學院“播種陽光”受助學生志願服務活動品牌項目重點項目﹔《玉林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藝”心向黨志願服務隊調研報告》榮獲2022年全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優秀調研報告三等獎等﹔2022年該院獲批玉林市校外紅領巾實踐基地,累計開展志願服務活動10次,服務人數3千余人﹔《“蒲公英人才培養計劃”公益美育志願服務項目》由玉林市文明辦推薦參加2022年全區志願服務項目大賽。愛心服務項目與專業素養相結合,以有限資源最大限度凝聚社會力量助力鄉村振興,全方位、多層次、多樣化,立體深入提升社會治理貢獻度,擴大志願服務影響力,增加社會輻射力,實現具有新時代特色的鄉村文化振興。
以文鑄魂、以文興業。玉林師范學院依托學科優勢培養鄉村振興藝術人才,將鄉土的內生智慧與創意設計相結合,打造藝術融合發展產業鏈,激活鄉村振興高效運轉的時代偉力,賦能鄉村文化建設提質增效,全力繪就有產業、有鄉愁、有顏值、有活力的美麗新鄉村。(周丹丹)
來源:玉林師范學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