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聚焦2022年鄉村振興·廣西>>廣西高校助力鄉村振興展播

廣西民族大學:多措並舉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2022年08月18日09:37 |
小字號

廣西民族大學定點幫扶河池市東蘭縣6個村,2020年全部實現貧困人口清零目標,順利完成脫貧攻堅任務。2021年以來,廣西民族大學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充分發揮高校資源優勢,採取多種有效措施,助力東蘭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廣西民族大學與河池市在東蘭縣召開教育扶貧與鄉村振興研討會。

廣西民族大學與河池市在東蘭縣召開教育扶貧與鄉村振興研討會。

嚴格選派駐村隊員,助力老區鄉村振興。學校嚴格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的統一部署,在過渡期內繼續足額選派駐村工作隊員。從政治素質、文化水平、工作經歷、年齡要求等方面提高選人標准,選派的9名隊員中,平均年齡35歲,博士1人,碩士3人,處級干部1人。同時,學校為駐村工作隊員的工作、生活提供切實的經費支持保障。

廣西民族大學劉紹剛教授介紹石山區飲用水淨化設備。

廣西民族大學劉紹剛教授介紹石山區飲用水淨化設備。

發揮高校科技優勢,助力解決飲用水難題。學校定點幫扶村都處於大石山區,飲水安全長期以來困擾著當地村民。群眾飲用的水是家庭水櫃儲蓄的雨水,水的硬度較高,微生物滋生,藻毒素超標,影響村民的身體健康。化學化工學院飲用水安全團隊充分發揮科技優勢,自主研發面向大石山區安全飲水深度淨化裝備,安裝在五聯村與百豪村,淨化水質達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一步到位地解決安全飲水水質問題,為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的飲水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撐。

廣西民族大學幫扶干部赴定點幫扶村開展調研和走訪慰問活動。

廣西民族大學幫扶干部赴定點幫扶村開展調研和走訪慰問活動。

落實消費扶貧政策,全力助推產業振興。為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的消費扶貧政策,學校設置東蘭扶貧產品專賣店,各類商品主要來自學校定點幫扶村的優質農副產品,打通了從農戶到消費者的最短銷售途徑和最直接的幫扶渠道,打造全體師生消費扶貧新平台。學校接續大力實施消費幫扶,本著競爭擇優、互惠多贏的原則,面向東蘭縣定點幫扶村採購優勢農副產品,用於食堂食材以及教職工慰問品,2021年消費幫扶金額超100萬元。同時,學校設立50萬元專項幫扶基金,用於定點幫扶村購買雞苗、鴨苗、菌苗、飼料、化肥等,以及舉辦種養技術培訓會,促進定點幫扶村土雞、麻鴨養殖產業,以及食用菌、花椒種植產業的發展。

廣西民族大學駐村干部肖耀科與鄭正鵬為五聯村高中生進行課業輔導。

廣西民族大學駐村干部肖耀科與鄭正鵬為五聯村高中生進行課業輔導。

培養農村基層干部,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學校通過舉辦定點幫扶村“兩委”干部培訓班,採取專家授課、研討交流、實地考察等多種培訓方式,為村“兩委”干部提供鄉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鄉村振興農村產業發展以及幫扶干部的角色定位等培訓課程。同時,鼓勵村干部提高學歷,贈送高考書籍,提供免費輔導。目前,五聯村4名村干部成功通過“高起專”成人高考,順利走進大學殿堂。

廣西民族大學學子赴定點幫扶村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廣西民族大學學子赴定點幫扶村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發揮高校教育優勢,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學校繼續實施國家、地方、高校、精准專項招生計劃,嚴抓普通高校民族預科班和民族班工作,招收民族學生向農村、重點幫扶縣和邊境地區傾斜。實施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培養計劃,加強民族地區高層次人才培養。學校繼續落實農村家庭經濟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幫扶工作,掌握各村家庭經濟困難高校畢業生情況,聯合學校在就業信息服務、就業指導、用人單位推薦等方面幫扶畢業生就業。學校不斷完善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幫扶機制,聯合區婦聯實施“春蕾計劃”,為定點幫扶村9名家庭經濟困難的女童提供1.2萬元助學金。學校繼續抓好鄉村教師培訓,2021年11月,學校附中原校長樊芸老師到東蘭縣縣城中學舉辦教師培訓講座交流。此外,學校不斷完善大學生社會實踐助力鄉村振興戰略機制,利用暑期學生大走訪社會調研、“三下鄉”社會實踐、教育實習等平台和渠道,如今年暑假學校共有15個學生團隊、200余人到東蘭縣定點幫扶村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和易地扶貧搬遷學生的關心關愛,讓更多學生得到更多學習機會,更好促進教育公平。

下一步,學校將繼續提升高校服務鄉村振興能力,繼續派出與鄉村振興緊密相關專業的高層次人才到村服務,推動名師名校長走進鄉村學校講學交流,為助力東蘭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建設新時代壯美廣西、譜寫廣西發展新篇章貢獻力量。

來源:廣西民族大學

(責編:李敏軍、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