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悠然和睦 稻香景美”生態鄉村
——記廣西職業師范學院駐忻城縣大塘鎮寨北村第一書記李賢軍

“一畦春韭綠,十裡稻花香。”三夏時節的忻城縣大塘鎮寨北村,遠山雲霧繚繞,入眼皆是翠綠,青山環抱著一塊塊整齊劃一的稻田﹔近處觀賞,稻禾的淡香扑鼻而來,民居錯落有致,房前屋后鮮花相競開放,路面寬敞整潔……寨北村,一個縮映了大力提升鄉村風貌、建設文明新村的生動載體。
寨北村石且屯風貌。
寨北村以稻米、桑蠶、玉米等傳統農業為主,過去,村民守著綠水青山卻無計可施,集體經濟薄弱,村裡的資源優勢和特色產業如同“養在深閨”。2021年,得益於廣西職業師范學院派駐寨北村第一書記李賢軍的牽線搭橋,長期以來保持原生態種植、口味香甜軟糯的寨北大米,躍然進入許多食客的眼中,並得到高度認可。於是,村干部轉變思路,發揮地域環境優勢,聚焦特色產業發展,引導農戶開展生態大米種植。
農產品展銷台。
“寨北大米採用傳統工藝脫殼加工,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有風味,深受消費者喜愛。”大家的接連點贊,振奮了李賢軍的信心。他為農戶免費提供種子、組織種植、幫助組建稻米脫殼作坊,還與廣西職業師范學院搭建對口幫扶橋梁,通過工會消費扶貧方式,建立“鄉村振興農副產品銷售中心”,實現寨北大米的統一收購、配送銷售。
寨北的米銷售到各地。
目前,寨北村大米種植面積約800畝,年產量約320噸。同時,發展糯玉米、金銀花等當地特色農產品,通過大米專車配送到南寧、柳州等地的訂購者手中。
生產無憂,寨北村開始謀劃新時代鄉村風貌建設,又一次當起了“排頭兵”。2021年,該村推進“三清三拆”工作,拆除斷壁殘垣、破舊爛房25間,涉及面積2780平方米。李賢軍介紹,改造前許多房屋破舊不堪、牆面斑駁,下雨天還會漏水,不僅影響村容村貌,也嚴重影響村民正常生活。如今,兩排潔白整齊的屋舍與遠處青山疊次呼應,村中環境干淨整潔、道路寬敞,風貌煥然一新。
石且屯的公共綜合功能室。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寨北村公共綜合功能室。這是一棟二層小樓,全由村民自籌經費60余萬建成,作為平日紅白喜事的操辦場所。樓房外牆繪有“生態鄉村 醉美石且”字樣,生動清晰地展現了寨北村統一標准、勤儉節約、移風易俗的新風氣。“功能室建成后,既避免鋪張浪費,又傳承了文化傳統,構建了和諧的鄰裡關系。”李賢軍欣慰地說。
鄉風文明大幅提升,群眾生活紅紅火火,2021年,該村人均純收入達11210元。一幅“村容整潔、生態宜居、安居樂業”的文明新村建設圖正在鋪底色、細描摹,一個生活富足、環境優美的宜居鄉村正在破繭成蝶。
來源:廣西職業師范學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