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聚焦2022年鄉村振興·廣西

南方電網廣西桂林供電局:新征程上再出發 扎實推動有效銜接

2022年08月11日15:54 |
小字號

保障用電需求和電力供應。
保障用電需求和電力供應。

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部署要求,桂林市提出了以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為統攬,推進產業和鄉村“兩大振興”,營造良好生態環境、人文環境、社會環境、營商環境、法治環境、安全環境“六大環境”的發展思路。南方電網廣西桂林供電局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同時,持續推進富有成效的方法措施,在助推鄉村振興過程中繼續發揮積極作用。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持續規劃發展

在脫貧攻堅階段,桂林供電局積極發揮企業優勢,多措並舉譜好“一幫一聯、村集體經濟、文化幫扶”三部曲,推動黨建工作與精准扶貧深度融合、同心發力,取得了實效。進入新時期,桂林供電局延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好經驗、好做法、好機制、好措施,出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專項工作實施計劃》《桂林網區2022年至2025年幫扶規劃報告》,確定的工作目標就是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穩步實現由支持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服務鄉村振興平穩過渡。此外還配套制定了12項專項工作實施計劃,明確責任部門、責任單位。

打造多元生態產業銜接 拓展幫扶產品消費市場

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做大做強產業才能為鄉村振興賦能長遠,為脫貧攻堅成效提供強力支撐與保障。在從脫貧攻堅到振興鄉村工作銜接中,桂林供電局進一步推廣自治區縣級“5+2”、村級“3+1”特色產業發展模式,幫扶設立幫扶產品銷售“微店”,打造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服務鄉村振興的連接樞紐和運營平台。

紅皮小籽花生種植基地:為積極響應“十四五”發展綠色低碳產業模式。仁溪村委結合市場需求,挖掘當地備受好評的特色農產品——小籽紅皮花生。多方輾轉,流轉租賃約70畝土地,順利種下了第一批花生。駐村第一書記通過的積極努力和多方協調,並向縣農業農村局申請5噸肥料,2021年秋季,仁溪村的小籽紅皮花生喜獲收獲,干花生超10000斤,為村集體經濟增收了5萬多元,並提供了30多個臨時工作崗位,有效激發周邊農戶的內生動力。

自動化生豬養殖場:為實現村集體經濟向市場化、多元化、現代化的轉型升級發展,仁溪村委結合當下市場,桂林供電局派駐仁溪村的第一書記粟博聞攜村委干部多方走訪,結合市場調研,2021年興建一個投資約240萬元可年出欄4400頭的大型“自動化肥豬養殖場”。桂林供電局積極聯系地方養殖龍頭企業“桂林力源養殖公司”和“廣西新電力全州供電公司”,多方合力,協助村委規范建設養殖場,並無償援助架設生產用電和項目資金共51萬元。該項目通過與公司合作代養模式,由公司提供技術、豬苗、飼料,村委負責代養,公司再收購的模式,經濟效益可觀,安全風險低,該項目已竣工,待產業路修好后,肉豬飼養項目將有序啟動,屆時村委集體經濟年收入或超100萬元,此舉將有力且持續地助推仁溪村經濟振興駛入“快車道”。

土豬認領代養新模式:仁溪村聚焦村集體產2022年因地制宜結合自身好山好水的地理優勢積極搭建“合作社+企業+客戶”模式,建立“土豬認購代養方案”,已得到廣大職工積極認養,以此為試點,后續將推廣結合各單位實踐活動繼續探索“認種+認養”等模式,做實做強“仁順”品牌效應,開啟鄉村農旅結合發展道路。

拓展幫扶產品銷路:桂林供電局繼續實施消費幫扶行動,搭建了“農戶+基地+企業+電商”的農副產品供銷模式,指導定點幫扶村扶貧產品入駐南網商城、赫茲樂購、“南網在線”等平台,在網上開設了微店,組織青年志願者為當地特色產品“直播帶貨”進一步豐富廣西扶貧產品上線種類﹔適時組織開展消費幫扶行動。按照與屬地幫扶點簽訂的中長期銷售協議,建立和鞏固穩定的銷售渠道,確保農產品“產得出、賣得好、收益大”。進一步加強與地方知名農業企業合作,不斷拓展幫扶產品對外銷售覆蓋面。

通過電商銷售、單位工會採購、食堂訂購、員工認購等多種渠道,桂林供電局連續兩年採購定點幫扶村仁溪村扶貧產品總額達到224.3萬元,村集體經濟連續三年收益超20萬元,並吸納全村70%以上脫貧戶以入股投資和勞動就業的方式參與創收,切實激活和增強村裡脫貧農戶的“造血”功能。入股的脫貧戶2020年每戶分紅1400元,2021年每戶分紅2800元。

凝聚“紅色力量”  深化教育幫扶

組織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根本和保障,工作實踐中,桂林供電局充分發揮黨組織力量,通過激活基層組織、派駐過硬隊伍、深化教育幫扶等舉措精准發力,切實把黨建優勢轉化為銜接動力。一是通過局黨委會議、黨委中心組學習和幫扶干部培訓班等形式,加強理論武裝。二是局領導班子實行挂牌督戰,聚焦持續提升供電能力和供電質量,定點產業發展、村集體收入、脫貧戶收入等情況,實行過程管控挂圖上牆,確保按時完成各項目標任務。三是堅持力量下沉,不斷建強基層黨組織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通過發揮組織優勢,與黨建設擰成一股繩,以支部“小支點”撬動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大格局”。四是深化“南網知行”教育幫扶行動,繼續幫助幫扶點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充實脫貧村黨組織力量,關心關愛定點扶貧村全州縣文橋鎮仁溪村第一書記和兩名優秀青年駐村隊員成長成才,引導和鼓勵持續發揮青年先鋒作用。

該局選定本單位五星黨支部與村支部結對幫扶,通過支部共建、主題黨日活動、“愛在南網、電亮八桂”志願服務基地和黨員下鄉等方式指導建強村兩委班子,多措並舉推進文化、教育、科學普及等與滿足農民求知、求富、求樂的要求和發展農村經濟緊密地結合起來,提高定點幫扶村勞動生產率。同時,按照鄉村人才振興要求,完善並發揮黨員活動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等作用,積極開展傳統文化講座、愛心支教、普通話夜校和農民就業技能培訓等活動,選取該局優秀青年代表與幫扶的大學生結對幫扶,以文化關懷一批、就業指導一批、交友服務一批和心理輔導一批“四個舉措”進行定向幫扶,助力教育扶貧成效落實落地,通過扶“志”與扶“智”相結合,豐富村民業余文化生活,激發脫貧戶內生動力,不斷提高鄉村民風和村民技能水平。此外,桂林供電局黨委把夯實村級組織作為硬任務、硬指標,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定期組織局屬各黨支部到定點幫扶村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指導建強定點幫扶村支部“兩委”班子,確保與基層黨組織建設融合共進。

以電為媒辦實事 打造桂林世界級旅游城市供電服務示范樣板

為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將桂林打造“世界級山水旅游名城、世界級文化旅游之都、世界級康養休閑勝地和世界級旅游消費中心”的重要部署,桂林供電局進一步創新管理體制機制,規劃建設漓江流域核心景區綠色低碳現代化電網,加快建設500千伏漓江輸變電工程,切實提升在電網精益管理、現代供電服務、綠色低碳業務、品牌文化建設等方面水平,加快綠色電網建設,推進智能配電台區,推廣景區與電力設施融合,開展綠色用能示范建設,提供景區充電設施服務,全力打造桂林世界級旅游城市供電服務示范樣板。

桂林供電局積極融入桂林打造國際旅游城市發展大局,推動桂林市重大項目相關電網工程取得全面突破,成功投產220千伏田茶線、110千伏春天站等7個重點項目,全力支撐國際旅游度假區、陽朔新區等項目用電。該局以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南網名片為目標,投資3.5億元建設興坪古鎮供電示范區及智能配電網,為陽朔縣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的供電保障。截至目前,興坪漓江景區范圍內實現中壓環網率100%、可轉供電率100%、架空線路自動化覆蓋率100%、供電可靠率99.977%。

興坪鎮是全國特色旅游古鎮,集“九馬畫山”“黃布倒影”等漓江精華風景於一身,被譽為“漓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為支持當地旅游業發展,桂林供電局啟動了興坪古鎮供電示范區建設,聚力建強建優網架結構,推進110千伏興坪、35千伏浪石送變電工程建設,逐步取消興坪跨江線路,實施跨漓江線路“雙挂點”改造工作,提升跨漓江杆塔和線路設備健康度﹔探索數字化轉型,開發運用桂林數字供電所網站和興坪供電所服務工單監控平台,建成三種模式的V3.0智能高效台區示范性項目,實現台區線索異常實時監控和線損異常可視化功能。該局還實施大河背“全電島”“綠電島”建設,實現環島“綠色出行”,為群眾提供優質、舒適、便捷、多元化的電力服務。

桂林供電局還精准解決農村“用電難”問題,對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實現了長足發展,農民從“用上電”變為“用好電”,農村用電基礎設施建設發生了空前變化。該局聚焦鄉村發展對電力的需求,統籌推進農村電力保障水平提升、現代化農村電網和新型城鎮化配電網示范區建設、農網鞏固提升項目建設、農村地區供電質量提升,動態做好脫貧地區用電服務監測工作,服務好農村新能源開發利用,持續提升農村地區“獲得電力”服務水平,扎實推進城鄉供電服務一體化。

新的征程上,南方電網廣西桂林供電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全力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讓包括脫貧群眾在內的廣大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朝著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繼續前進。(莫曉姣)

來源:南方電網廣西桂林供電局

客戶正在掃碼購買仁溪村鄉村振興產品。
客戶正在掃碼購買仁溪村鄉村振興產品。
仁溪村種養合作社。
仁溪村種養合作社。
(責編:周雨樂、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