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聚焦2022年鄉村振興·廣西>>廣西高校助力鄉村振興展播

南寧師范大學:匯聚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

2022年08月10日11:28 |
小字號

南寧師范大學堅守使命擔當,胸懷“國之大者”,充分整合學科、人才、專業優勢,探索產業幫扶新思路,創新幫扶新模式,匯聚起推動精准幫扶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強大動力。

智力支持 注入鄉村振興新活力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學校將扶貧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作為撬動鄉村振興的支點,成立農村發展研究與培訓中心。在廣西區內科研院校以及涉農類生產、銷售企業,聘請一批有實力有經驗的學術專家、應用型專家和企業負責人作為培訓師資,並從國家、區、市、縣四級示范現代農業基地和農業服務型示范企業等遴選實踐教學基地,組建由種養殖專家、創業導師組成后續跟蹤服務團隊駐點指導。幾年來,共組織扶貧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班113期,培訓學員10704人。培養了一大批創業有能力、帶貧有成效的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帶動3萬余個貧困家庭、10萬余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赴幫扶點送教下鄉。

赴送教下鄉活動。

與此同時,為培養造就一批“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專門人才,2018年,學校與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聯合共建廣西農業經理人學院,聯合開展農業經理人培訓班,培訓學員1600多人,為推進廣西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人才支撐。

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學校發揮雄厚的師資優勢以及國培、區培項目優勢,聚焦鄉村教師培養,補齊鄉村教育師資短板。近年來,學校承擔的貧困地區教師培訓項目896個,學員13萬多人、涉及88個縣區,案例《做鄉村教師專業發展的陪伴者》入選教育部“省屬高校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典型項目”,是全國20所之一、廣西唯一入選院校。

學生團隊赴隆林開展直播帶貨專場。

學生團隊赴隆林開展直播帶貨專場。

身穿傳統民族服飾,往田間地頭一站,同學們就搖身變成了主播,大家熟練地推銷板栗、百香果、黑米粽等優質的農副產品。如今,學校與電商建立了直播帶貨共建基地8個,直播間23個,自建直播間2個,合作電商平台21家,不僅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提供了便捷、順暢的渠道,而且還培養了大批知農愛農的人才。

夯實產業 壯大鄉村特色新平台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南寧師范大學致力於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學校依托地理學、資源與環境學科群的優勢,圍繞產業發展需求,構建涉農、涉海產學研平台體系,進行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研究、集成和應用示范。

學校牽頭組建的廣西地標作物大數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沉香河廣西地標作物研究站為中心,將10個廣西地標作物試驗站(點)、14個地級市14個縣和5個外省的大田作物基地為基礎組成全國大田作物地理大數據研究網絡,為農戶開展技術示范和服務,向社會提供信息化服務,為政府決策提供咨詢,為“品質農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踏上游艇,向欽州龍門七十二涇海域駛去,隻見成片的蚝排接連不斷,綿延數十裡,非常壯觀,學校成立的廣西北部灣智慧海洋牧場工程研究中心就服務於這片茫茫大海上。中心圍繞國家海洋牧場立體監測、動態災害預警、智能評估重大需求,打造了融合監測、預警、溯源、防災、生態休閑和線上交易的全產業鏈智慧海洋牧場示范,幫扶漁民農戶實現了“提品牌、增效益、止損失”的目標。

服務國家 把成果寫在廣袤的大地上

作為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和國家精准扶貧工作成效第三方評估組委托的單位,學校承擔了國家精准扶貧第三方評估和各省(區)貧困縣退出專項評估項目。

五年間,地理相關專業1500余名師生,深入廣西、雲南、海南、湖南和四川等5省(區)、60余貧困縣、900余個貧困村開展精准扶貧調查評估工作,調研30000多貧困戶,撰寫並提交評估報告,為國家精准扶貧工作成效考核和貧困縣退出提供了重要依據。

我校第三方評估團隊赴四川省新龍縣開展評估。

南寧師范大學第三方評估團隊赴四川省新龍縣開展評估。

2019年,評估團隊榮獲國務院扶貧辦授予“扶貧開發成效考核第三方評估先進集體”稱號,5人次榮獲國務院扶貧辦授予“扶貧開發成效考核第三方評估先進個人”稱號。

來源:南寧師范大學

(責編:李敏軍、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