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州學院:聚焦“四個堅持” 實施教育幫扶賦能鄉村振興

賀州學院教育與音樂學院學生第一黨支部堅持以“黨建+支教”為抓手,從2018年開始,連續選派優秀大學生黨員到定點幫扶村開展駐村支教,創建了“鄉村教育助力行”特色黨建工作品牌。
教育與音樂學院黨委領導到定點幫扶村小學看望實習支教學生。
堅持黨建領航,強化組織保障,提振黨建引領“聚合力”
一是強化組織保障,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每年組建以教育與音樂學院學生第一黨支部黨員為主要成員的“大學生義務支教服務隊”,奔赴定點幫扶村6所小學開展教育幫扶工作。校、院兩級黨委把大學生黨員支教工作納入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計劃,為支教學生配備全套駐村生活用品,每人每月發放400元生活補助。2019年9月,黨支部在6個定點幫扶村小學挂牌成立“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義務支教點”,在駐村支教黨員中成立臨時黨小組,確保駐村支教黨員教育管理不斷線。
二是強化示范引領,充分彰顯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2018年以來,黨支部共派出11名黨員並輻射帶動學前教育、小學教育專業其他黨支部50余名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加入駐村工作中。在支教學生的努力下,定點幫扶小學、幼兒園的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升,特別是小學英語、美術等薄弱科目,學生成績位居樟木林鎮同類學校前列。
教育與音樂學院心理學博士教授董澤鬆老師為留守兒童開展心理輔導。
堅持技能培訓,強化專業賦能,建強鄉村教師隊伍“添動力”
一是助力“學思漸悟”師德體系構建。支教隊除4個月頂崗實習支教外,還通過“三下鄉”等方式開展短期支教和社會實踐。每年定期駐村支教涵蓋語文、數學、英語、音樂、美術等全科目教學,依托浸潤式、體驗式的學習與實踐,逐步構建“學思踐悟”師德體系。近五年來,黨支部所在小學教育專業畢業生95%在教育系統工作,70%從事鄉村教育工作。
二是強化“讀寫創繪”師范技能訓練。著重加強支教師范生朗讀閱讀、三筆字書寫、簡筆繪畫、創新創作等核心技能提升,師范生黨員“讀寫創繪”技能檢測通過率100%。2018年以來,黨支部4名黨員獲評自治區級優秀畢業生,23名黨員獲評校級優秀畢業生、支部畢業生黨員100%就業。
實習支教老師在定點幫扶村九如村小學開展義務支教活動。
堅持實踐教育,強化地方服務,發揮智力優勢“挖潛力”
一是實戰實練,增強師范生鄉村基礎教育實踐體驗。駐村支教黨員全時段、全方位參與鄉村學校日常教育教學,積極開展好“三個一”實踐體驗活動——“開展一次教育訪談、與學生共度一個周末、幫助一名教師更新業務知識”。通過田野調查開展鄉村教育教學調研,撰寫調研報告、教師訪談報告近100份,督促支教成員了解農村基礎教育特點,厚植鄉土教育情懷。
二是真題真做,教育扶貧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相融相促。支教工作與“雙創”牽手,鼓勵黨員學生深入農村了解國情民情,在創新創業中增長智慧才干,在服務基層中受教育做貢獻。在歷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以黨支部黨員為團隊成員的《心起點——教育扶貧,助夢前行》《十年磨一劍——湘桂粵三省交界山區鄉村教育助力行》項目分別獲廣西賽區銅獎,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獲國家級立項。
實習支教老師給平田小學學生上課。
實習支教學生在定點幫扶樟村小學開展實習支教總結匯報。
堅持文化幫扶,強化輿論宣傳,積極推廣經驗“增活力”
一是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育人活動。開展“愛心助成長,留守不孤單”等心理團體輔導活動,為定點幫扶村厭學學生開展心理輔導,通過微笑握手、愛的抱抱以及一對一交流等活動使留守兒童感受溫暖和關愛。堅持開展“閱童趣、品書香”兒童文學進鄉村學校活動,拓寬農村小學學生的閱讀面,不斷提高語文素養。
二是積極營造服務鄉村教育良好氛圍。黨支部聚焦振興鄉村教育,積極宣傳典型經驗做法。2021年,教育與音樂學院學生第一黨支部微信公眾號——“筑夢e同行”正式運營使用,公眾號內容分為e同行、學黨史、榜樣力量三大板塊。截至2022年2月28日,共推送稿件149篇。
黨建鑄魂、實踐育人。“鄉村教育助力行”品牌的創建,是“黨建+支教”結出的碩果。2019年,教育與音樂學院學生第一黨支部獲第二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並於2022年5月順利通過驗收。2021年,黨支部獲評“賀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賀州學院先進基層黨組織”。
來源:賀州學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