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聚焦2022年鄉村振興·廣西>>廣西高校助力鄉村振興展播

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產教融合實現精准幫扶助力鄉村振興

2022年08月10日10:49 |
小字號

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自2015年開展脫貧攻堅精准幫扶工作至今,在上級黨組織和學校黨委的引導和帶領下,順利完成了河池市南丹縣裡湖瑤族鄉6個定點幫扶村的全面脫貧,開啟走向鄉村振興的發展之路。

學校充分發揮商科職業高校自身優勢,以商科職教產教融合為切入點,開拓創新教育脫貧攻堅途徑,通過商科職教特色的“1+3”產教融合模式,協同精准幫扶地區的政府和企業,共同支持商科職業教育大學生參與當地經濟建設活動,精准面向商務流通環節,創辦企業或者商務合作,培育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生力軍,促進產業升級優化,助力各項目提高營銷管理實力,形成“田上雲圩”高校幫扶工作典型模式,整體實現產業幫扶和消費幫扶,深化實踐育人推動三全育人工作,形成長效精准幫扶機制。

學校職教助力鄉村振興系列活動。

學校職教助力鄉村振興系列活動。

一、通過三個重要特點組成了可持續發展特色

(一)創新“1+3”產教融合模式,建立商科職教精准幫扶基礎條件。

探索商科職教中的產教融合問題,創新了“1+3”產教融合模式,其中的“1”,指由校內教師主導組建的“雙主體”大師工作室。從“3”個與“學”相關過程開展產教融合實踐,內容包括:吸引企業實際項目入校成為生產性實訓,即助學﹔學生創業實踐開展研究性學習,即實踐﹔學校整理生產性教學資源反哺教學,即可持續發展。

學院領導到定點幫扶村調研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

學院領導到定點幫扶村調研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

(二)針對商務流通領域開展精准幫扶,指導大學生創新創業,結合文旅產業服務鄉村經濟。

以“鄭忠陽大師工作室”為代表的校內教師團隊,組織成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訓營,對接精准幫扶地區的技能大師或者企業。新生入學后,經過宣講和自願報名,在實訓營老隊員帶領下,逐步發現新資源、找到新商機、建立新項目。

(三)精准幫扶常態化。

學校2015年以來持續選派的駐村干部31人次,通過在幫扶工作中發現發掘商務活動創新點,結合“田上雲圩”項目具體落實幫扶,常態化實施。歷時5年的不斷耕耘,在定點幫扶縣、鄉、村共組織孵化各種幫扶項目近20個,覆蓋了文化旅游、農產特產、餐飲住宿等多個產業,開展的各種營銷活動、電商活動、直播帶貨活動42次,有效拉動了地方商業活動。

“田上雲圩”南丹縣歌婭思谷直播營銷活動。

“田上雲圩”南丹縣歌婭思谷直播營銷活動。

二、模式創新與建設成效

(一)通過孵化大學生創業項目,融相關知識與技能於具體商務活動,實現三全育人和助力地方經濟和精准幫扶。

一方面,案例項目實踐中參訓的學生獲得包括互聯網+大賽在內各種自治區級以上創新創業大賽銀獎、銅獎10項﹔孵化學生企業3家﹔組織學生團隊與20多家廣西各地企業開展實質性的商務合作,服務於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5年來,累計進入本項目實訓營參與創業學生超過300人,帶動影響了學校近萬人的創新創業活動。

另一方面,圍繞精准幫扶工作,引導學生以實際幫扶項目參與創新創業大賽,學校產生相關創新創業大賽項目500多個,其中部分優秀項目落地運營。例如:《廣西駕到》項目與南丹縣歌婭思谷合作落地運營旅游定制業務,獲得廣西團委舉辦的挑戰杯創業大賽銀獎﹔《陶器煮意》項目與南丹縣職業教育培訓中心合作落地當地的六龍茶營銷和茶文化傳播業務,三獲中國互聯網+大賽廣西賽區銅獎﹔同為銅獎項目的《田上雲圩》電商直播項目服務於南丹、百色等地農特產品電子商務業務,成立了廣西微謀科技有限公司,長期服務於廣西農村經濟。

學校慰問調研組赴南丹縣裡湖鄉開展“送溫暖、防返貧”走訪活動。

學校慰問調研組赴南丹縣裡湖鄉開展“送溫暖、防返貧”走訪活動。

(二)基於產教融合實踐,深化教改,推動產學研融合,為科教振興與精准幫扶賦能。

案例項目依托相關實踐探索,團隊教師開展了包括兩個省部級教改課題在內的各種課題研究共八項﹔獲得國家軟件著作權和創新發明獲得國家專利各一項。學校以“立足南丹,服務廣西,輻射全國”為目標,與幫扶的河池市南丹縣合作挂牌成立鄉村振興學院,結合“田上雲圩”項目特點,為南丹縣量身定制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方案和課程,採取送培上門、面授教學、網絡教學和混合式教學等多元教學組織形式,實現固定課堂、空中課堂、流動課堂、田野課堂的結合,打造滿足學員學習需求的時時可學、處處能學的學習環境。並與南丹縣利達電子商務公司等20多家企業合作,並通過學校的駐村幫扶干部落實常態化幫扶,開展長期教育幫扶和產業運營幫扶工作,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科技動力。

此外“田上雲圩”項目案例還積極助力廣西鄉村振興品牌建設工作,接下來將繼續認真打造有效助力鄉村振興幫扶工作的“廣西模式”。(鄭忠陽 李文星 梁洪智 )

來源: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

(責編:李敏軍、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