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聚焦2022年鄉村振興·廣西>>廣西高校助力鄉村振興展播

桂林理工大學:藝繪壯美廣西“設計+”賦能鄉村振興

2022年08月10日10:28 |
小字號

桂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在學校黨委領導下,依托“精准扶貧專家工作站”和“鄉村振興研究院”,組建了集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動畫、環境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工藝美術等專家、學者一體的“設計+”專家服務團隊。

“設計+”專家服務團發揮設計學學科優勢,圍繞地方經濟發展與民族特色,通過實地走訪、調研等形式,摸清鄉村發展建設中遇到的設計瓶頸和規劃難題,為鄉村振興建設把脈開方,實現設計成果市場化、設計特征區域化,有效助推生活富裕和生態宜居,提升治理效能﹔同時,為高校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及教學、科研、社會服務提供新借鑒與思考。

藝術學院專家團隊為幫扶村農特產品設計精美包裝,助力產品增值。

藝術學院專家團隊為幫扶村農特產品設計精美包裝,助力產品增值。

“設計+鄉村產業升級”,助推生活富裕

鄉村振興,生活富裕是根本,保障和增進民生福祉是出發點和落腳點。一是因地制宜,對接地方設計服務需求。針對地方鄉村產業主推的百香果、茶油、白玉蝸牛、靈芝、紅薯粉、二禾米等特色農產品進行包裝設計和品牌推廣,在多方調研的基礎上,提取市場認知度、辨識度高的區域和產品元素,將現代設計和綠色生態理念融入包裝設計及品牌建設中。二是產教融合,凝聚師生創作設計合力。對接實習實踐課程,組織開展命題創作和專題研討活動,繪制包裝效果圖350余幅並舉辦專題展覽5場,拍攝助農專題宣傳片1部。“設計+”專家服務團隊出品的包裝設計亮相灌陽“六月六”嘗新節暨雪梨黑李節,得到了灌陽縣委、縣政府和父老鄉親的高度評價。三是大力推廣,提升產品設計增值銷售。團隊設計的農特產品包裝設計提升了產品銷量,拍攝的助農專題宣傳片在南寧市各大公交、地鐵媒體平台循環播放。以百香果、紅薯粉為例,產品價格由原來的3.5元/斤和9元/斤提升到4.5元/斤和11元/斤,增長漲幅高達28%和22%以上,產品附加值得到有效提升,綠色、環保、可持續的設計理念得到廣泛認同。

藝術學院專家團隊為幫扶縣農產品拍攝廣告宣傳片在南寧地鐵、公交、商場等滾動播放。

藝術學院專家團隊為幫扶縣農產品拍攝廣告宣傳片在南寧地鐵、公交、商場等滾動播放。

“設計+鄉村風貌提升”,助推生態宜居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良好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一是明確設計定位。推動綠色發展理念落地執行、鄉村特色文化生態保護到位、傳統村落、自然風貌、文化保護和生態宜居因素有效銜接,實現百姓富和生態美的和諧統一。二是開展設計研究。整合現有環境和村落景觀資源,對灌陽縣千家峒景區、西山瑤族鄉、洞井瑤族鄉等實地走訪調研10余次,師生開展暑期社會實踐10余次,查閱資料560余篇/卷,申報鄉村景觀設計、少數民族古村落、服裝與服飾文化等相關課題40余項,為后續設計實踐奠定基礎。三是推進設計服務。基於灌陽縣“紅、古、綠”的發展規劃理念,開展“設計+鄉村風貌提升”專題研究,設計制定《商家村紅色資源開發及古民居街道保護與開發》等“一村一圖”發展規劃,融鑄傳承保護與開發建設相結合的設計理念,打造生態宜居、宜業、宜游的生態鄉村。

“設計+鄉村鄉風文明”,助推文化興盛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朴民風。一是統一形象標識。設計高辨識度的“精准扶貧工作隊”“鄉村振興工作隊”服裝、配飾、工作場地標識及工作用品等4套/系,亮明工作隊員身份,樹立良好精神風貌、展現時代擔當作為。二是挖掘地域元素。深度“黏合”地域特色和文化創意,打造傳統手工藝與現代設計理念完美結合的設計產品,確保鄉村振興留住民族魂,有傳承。以西山瑤族鄉、洞井瑤族鄉發展建設為契機,設計富有少數民族特色的服裝與服飾,繪制完成50余套富有瑤族地域特色、民族風俗的高定服裝和成衣制品效果圖﹔同時,提取瑤族聚居區典型元素,設計特色文創產品10余套。三是打造宣傳陣地。對接鄉村文化發展建設需求,在東陽村、三樹村、商家村、大源村等村委會駐地繪制黨建、廉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長廊2000余平方﹔在東陽村小學、黃關二高小等校舍內,繪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民族團結一家親等主題牆繪70余幅,緊緊抓住思想鑄魂、文化強筋的文化自信和自覺。

來源:桂林理工大學

(責編:李敏軍、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