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聚焦2022年鄉村振興·廣西>>廣西高校助力鄉村振興展播

廣西藝術學院:發揮學科專業優勢 藝術賦能助力鄉村振興

2022年08月10日09:14 |
小字號

廣西藝術學院聚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充分發揮學科專業優勢,通過藝術賦能助力鄉村振興,取得顯著成效。

開發文創設計,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人文學院依托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賽事,積極打造鄉村產業振興文創產品,多個項目獲得國家級、自治區級立項、獎項。如《福鄉潤民——福祿緣山茶油品牌打造與鄉村振興助力計劃》《隴小橙——隴橋臍橙品牌開發與推廣》等獲得較好社會反響。設計學院舉辦2期河池市“愛心奉獻 河池有禮”旅游扶貧商品包裝設計大賽,為幫扶村百香果、辣椒醬等農產品包裝設計。建筑藝術學院獲廣西創新驅動發展專項資金項目《廣西“雙百”稻蝦生態養殖科技創新與產業化示范》,研究和實踐正有序推進。

2022年7月,廣西藝術學院2022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在凌雲縣文藝演出合影。

2022年7月,廣西藝術學院2022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在凌雲縣文藝演出合影。

組織文藝下鄉,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造型藝術學院師生2021年赴龍州縣等鄉村,歷時51天繪制主題壁畫149幅,總面積5000多平方米,受到自治區黨委宣傳部高度評價。學校團委2021、2022年暑期集中組織校院兩級42支實踐隊伍1100余名師生奔赴廣西區內40多個鄉鎮村屯開展主題鮮明的文藝慰問演出、美麗鄉村牆繪等社會實踐活動,直接受益群眾3萬多人。校院兩級團委有3個實踐團獲評全國重點團隊,6個實踐團獲評自治區重點團隊。

2021年11月,廣西藝術學院師生在良慶區鄉村風貌改造提升項目實地勘察。

2021年11月,廣西藝術學院師生在良慶區鄉村風貌改造提升項目實地勘察。

挖掘資源優勢,助力鄉村人才振興

學校2014年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中心。2017年以來,設計學院等承擔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11期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培計劃,累計培訓學員271人。如苗族蠟染和苗族銀飾普及培訓班、廣西少數民族染織繡服飾與文創產品設計研修班等。學員獲得國家級、自治區級、市縣級獎項100多項。舞蹈學院積極開展“非遺舞蹈進校園”系列活動,邀請壯族“扁擔舞”等非遺舞蹈傳承人及民間藝人15人進校園進行研習,傳授師生800余人,與南寧市6所小學共建非遺舞蹈傳習基地,傳習小學生1000多人。后援單位通過入村入戶幫扶、暑期“三下鄉”方式,赴廣西鄉村開展美術、舞蹈、音樂、手工課等各類藝術支教活動。

2022年7月,廣西藝術學院組織師生赴德保縣幫扶村開展美麗鄉村牆繪活動。

2022年7月,廣西藝術學院組織師生赴德保縣幫扶村開展美麗鄉村牆繪活動。

建設智慧人居,助力鄉村生態振興

建筑藝術學院發揮人居環境學科群專業優勢,積極開展校地合作。成立廣西鄉村振興設計研究院,獲批成立廣西普通本科高校示范性現代產業學院建設點——智慧·人居環境產業學院,獲得廣西社科界重點智庫課題《加快建設壯美廣西,提升壯鄉風貌新路徑新舉措研究》,承接廣西12個縣區鄉村建設類橫向課題10余項。如良慶區4個鎮10個村坡鄉村風貌提升設計項目等。積極推進幫扶村德保縣多脈村村史館、壯歌亭、黨群服務中心、村部整體景觀規劃設計、入村主干道綠化美化等示范點建設。

2022年5月,學校黨委蔡昌卓書記在幫扶村上鄉村振興主題黨課。

2022年5月,廣西藝術學院在幫扶村上鄉村振興主題黨課。

強化黨建引領,助力鄉村組織振興

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緊扣時代主題,唱演時代主旋律,激發廣大基層干部、第一書記(工作隊員)等干事創業精氣神,強化黨建引領。學校領導帶頭創作了《扶貧頌》《好干部之歌》《美麗資源是家鄉》等主題鮮明、膾炙人口、廣為傳唱的歌曲。師生還創作《第一書記》《愛笑的姑娘》《阿秀》等弘揚偉大脫貧攻堅精神歌曲。音樂學院教師參與創作大型紅色話劇《忠誠》,謳歌黃文秀等楷模的光榮事跡。影視與傳媒學院師生創作廉潔文化建設MV《不負新時代》,展現第一書記建立農業技術人員和農民之間的橋梁、走村串戶、直播售賣農副產品等駐村工作風採。學校師生積極創作反映黃文秀先進事跡的雕塑等美術藝術作品。創作展出百米中國畫長卷《八桂脫貧攻堅圖》《八桂百年征程圖》,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學校領導、處級干部積極入村入戶上黨課,開展基層黨建共建。幫扶村現各有1個五星級、四星級黨組織和2個三星級黨組織。

來源:廣西藝術學院

(責編:李敏軍、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