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關切鄉村需求 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近年來,桂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中不斷賦力,通過建防返貧監測體系、優化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產業發展新引擎等措施,進一步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果,助力繪就新時代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協調推動高標准農田項目落地事宜
建防返貧監測體系,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一是強化組織引領。根據市委組織部關於做好全市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隊輪換工作要求,於4月30日完成了該局對接聯系的臨桂區高塘村選派輪換工作,順利完成工作交接。二是開展防止返貧動態監測排查工作。認真對標“兩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家庭年人均收入標准等,由派駐第一書記對該局幫扶聯系的高妙、高塘、保全3個脫貧村累計354戶脫貧戶(含監測戶)進行走訪,核實排查返貧風險點。組織全局幫扶干部進行《幫扶手冊》及《明白卡》填寫業務培訓並實地走訪,共對110戶幫扶戶進行基礎信息核對工作,多措並舉確保脫貧戶生產生活穩定不返貧。
優化基礎設施建設,賦能鄉村振興。一是補齊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短板,推動網絡全覆蓋。桂林市工信局積極貫徹落實“寬帶中國”戰略,推動建設開通4G室外站點數量17504個,已覆蓋到桂林所轄縣域鄉鎮以及行政自然村1654個(通達率100%)。目前正有序推進農村電信普遍服務試點4G基站項目建設,將4G網絡有序推進到農村較偏遠地帶(自然村),極大提升農村生活服務水平。二是持續推進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今年上半年,桂林市工信局下撥5.7萬元資金用於支持高妙、高塘、保全3個脫貧村道路、水渠等建設。駐高塘村第一書記胡坤發揮工業聯系部門優勢,爭取到部分水泥,帶領全村硬化了下西屋產業村道700余米、律塘自然村兩條巷道500米,方便了村民出行和機動車運輸農產品,惠及村民1500余人、水田500余畝。
下村查看新硬化的村級道路
打造產業發展新引擎,筑牢增收“基石”。一是推動高標准農田建設。地處山區的保全村,主要發展水稻產業,由於農田基礎設施年久失修,田間機耕路狹窄不暢,水渠淤積滲漏嚴重。2021年,桂林市工信局派駐保全村第一書記周鬆儒帶領村干部引進實施高標准農田項目。該項目擬在保全村建設24條渠道、15條機耕道路,建筑工程部分總投資896萬元,涉及12個自然村,輻射5000余畝柑橘、600余畝高質稻產業,將極大改善當地生產生活和交通運輸條件,受益村民超1200戶,其中,受益脫貧戶100余戶。目前項目實施進度已過半,計劃於2022年10月之前完成。二是壯大集體經濟,助推脫貧攻堅。桂林市工信局成立幫扶聯系村集體經濟發展領導小組,在保全村通過直接資金支持,以及帶領村委投資入股當地採石場、養殖場、廠房建設等方式,經過5年多的發展,保全村集體經濟從原來的不足5萬元達到128萬元,實現了集體經濟從無到有的突破和從弱到強的跨越,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奠定堅實的基礎。(李騫、李朦、桑碧玉)
來源:桂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