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貫穿鄉建人才培養 專創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建筑與規劃學院教育服務鄉村建設紀實

![]() |
大學生志願者繪制鄉村主題牆畫。 |
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建筑與規劃學院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服務社會發展需求,積極引導師生,投身鄉村振興,扎根鄉土大地。十年如一日,堅持 “實踐貫穿·專創融合”的鄉建人才培養模式,在教學服務鄉村建設實踐中,把課堂放到田間地頭,把試卷寫進鄉舍農院,將實踐貫穿教學育人全過程,將創新創業能力融入專業人才培養,實現教學服務社會、人才助力鄉村,取得良好成效。
以“三下鄉”社會實踐為抓手,繪就鄉建藍圖
以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為抓手,創建了“鄉建使者”等大學生志願者團隊,積極引導學生到農村實踐,在服務中樹立家國情懷、增長實踐本領。近年來,打造國家級重點團隊1個,校級重點團隊6個,開展以入村主題宣講、政策宣講、關愛留守兒童、規劃設計下鄉、美麗鄉村建設為主題的志願服務等活動,繪制鄉村振興文化主題牆20多幅,完成調研報告10余篇,農房圖集15套,參與20余個村鎮規劃編制工作。
以創新創業實踐為推手,重拾鄉村之魂
圍繞鄉村振興主題,開展創新創業實踐,2017年以來,成立“鄉建使者”大學生志願者團隊,開啟鄉村振興創新創業服務模式,先后開展了鄉村數據調研、鄉村規劃設計、鄉村美麗宜居家園、“拯救老屋”等創新創業專項項目實踐,共幫助了500多個鄉村建設宜居家園鄉村風貌建設。在“拯救老屋”行動中,參與了鐘山縣荷塘村等60多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及修繕建設工作,系統調研採集數據3萬多條,繪制現狀圖紙1萬多份,為制定有效保護發展策略提供依據,通過保護修繕還原了古村落文化,重拾鄉愁記憶,有效傳承了農耕文化,盤活了古村經濟,取得良好成效。“鄉建使者”團隊開展的鄉村創新創業實踐項目,參加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共獲廣西區賽銀獎3項、銅獎3項。
以專項行動為載體,支撐頂層設計決策
組織師生團隊配合學校廣西鄉村振興研究院,參與廣西鄉村建設評價專項行動:摸清鄉村建設底數、發現鄉村建設存在問題、分析問題成因,為下一步鄉村建設政策制定提供依據。在清華大學教授專家團隊的指導下,完成了4個樣本縣12個鄉鎮36個村的現場調研、入戶訪談等數據採集工作,為國家制定鄉村建設政策提供基礎數據支撐。
人才培養對接鄉村發展,專業技術服務基層百姓。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建筑與規劃學院以此為導向,全力投入鄉村振興行動,為鄉村振興賦能添彩。(張懸鵬)
來源: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建筑與規劃學院
![]() |
老屋拯救,現場勘察。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