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聚焦2022年鄉村振興·廣西

桂林理工大學發揮人才優勢 助力鄉村振興工作行穩致遠

2022年08月10日11:33 |
小字號

桂林理工大學環境學院專家團隊在幫扶村開展“中藥材基地土壤環境監測及治理”項目。
桂林理工大學環境學院專家團隊在幫扶村開展“中藥材基地土壤環境監測及治理”項目。

《廣西壯族自治區鄉村振興促進條例》發布施行以來,桂林理工大學堅持及時學、深入學、全面學,學用結合,把《條例》精神實質、內涵要義學深悟透、融會貫通,聚焦把高校人才資源轉化為助力鄉村振興的核心驅動,主動深入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推動落實“人才幫扶行動”為廣西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凝聚“桂工力量”、貢獻“桂工智慧”。

多措並舉,把人才引向基層一線

《條例》強調要“建立健全農業農村人才工作體制機制,激發人才要素活力”“鼓勵各類人才投身鄉村建設,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為農業農村人才提供教育培訓、技術支持、創業指導等服務”。定點幫扶桂林市灌陽縣以來,桂林理工大學先后選派3批21名青年教師任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員開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工作,建立專家教授、科研人員、師生團隊結對共建機制,深入幫扶縣、幫扶村累計開展科技幫扶1000余人次,資助科技幫扶產業20余個,投入200萬元實施科技幫扶創新項目,每年暑假選派師生、干部深入農村基層開展志願服務鄉村振興活動,面向脫貧戶、農戶、返鄉青年等進行理論政策宣講、農業知識普及和專業技能培訓。同時,依托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廣西一流學科平台優勢,協助開展基層治理、農產品電商、果蔬菜種植、課堂教學等實用技能培訓千余場,惠及脫貧戶、農民創客、鄉村教師等萬余人,為當地群眾帶來經濟增長達千萬余元。

多點聯動,把技能送到田間地頭

產業要振興,技能必先行,桂林理工大學組建“專家幫扶工作站”,“加強技術攻關和種業科技成果轉化”“開展農業科技推廣服務”,推動人才引智、產業賦能,圍繞鄉鎮規劃、生態保護、設計幫扶等方面進行科技幫扶懇談和科研幫扶成果轉化,通過建立“專家挂牌幫扶產業”機制,按項目組建由學科帶頭人、教授、博導構成的專家幫扶工作站,深入田間地頭、廠房車間駐點開展項目技術指導、產業發展咨詢和疑難問題研判等工作,通過培訓指導果脯廠、面條廠、油茶廠等廠房結構搭建、產品生產工藝、幼苗種植養護等。依托學科技術攻關生產難題,在幫扶縣立項實施“鄉村風貌建設改造”“土壤環境檢測治理”“生產設備升級”“農產品包裝設計”等專家幫扶項目20余個,創造經濟效益100余萬元,創新“資金幫扶+科技支援”雙扶模式助力鄉村發展提速增效,為鄉村振興提供全鏈條人才幫扶和智力支撐。

多面布局,把論文寫在八桂大地

為推動高校科研優勢轉化為鄉村振興硬核動力,桂林理工大學在廣西高校率先成立了鄉村振興研究院,立足鄉村振興理論研究需求,組建鄉村振興專家團隊,特聘專家顧問、研究員、副研究員、助理研究員等50余名,組建10余個研究團隊開展戰略咨詢與政策研究,以切實的舉措“推動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探索面向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科研項目和科技成果轉化,先后簽訂了“灌陽縣黃關鎮鄉村風貌改造示范項目”“賀州市鐘山縣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規劃暨實施意見服務”“龍勝各族自治縣江底鄉地靈村鄉村振興示范點旅游扶貧規劃”等多項技術合作項目,挂牌成立了多個鄉村振興研究基地,在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治理、青年參與鄉村就業創業等方面為地方政府提供了有效可行的政策咨詢和建議,在助力推動鄉村振興中形成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一項極為重要的政治任務,學校將繼續發揮人才高地、科技創新策源地優勢,持續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奮力發出高校服務鄉村振興最強音,持續增強學校賦能鄉村振興新的增長極,為西部鄉村更美麗、更文明、更繁榮,為人民群眾生活更富裕、更美好、更幸福行穩致遠、久久為功。

來源:桂林理工大學

(責編:許藎文、葉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