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聚焦2022年鄉村振興·廣西

南寧經開區:卯定目標,篤定前行,奮力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2022年08月10日11:08 |
小字號

近年來,南寧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南寧經開區)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通過發展特色產業助農增收、推進鄉村風貌提質升級、整治人居環境等多措並舉,合力繪制鄉村振興新畫卷。

康寧村屯裡坡荷塘月色小公園成為村中一景。

康寧村屯裡坡荷塘月色小公園成為村中一景。

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助農增收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振興。南寧經開區根據轄區內現有自然條件及資源稟賦,通過創新銷售模式、土地流轉及開發農旅產業項目等模式助農增收,進一步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以“訂單+代理人+農戶”模式,助推優質農產品暢銷創收。轄區內主要種植區吳圩鎮依托區位、資源及交通優勢,大力發展西瓜、香瓜、甘蔗、蔬菜等農產種植。自從在村屯定下代理人,由代理人統一聯系外地經銷商通過“下訂單”模式向外出售,幫助解決農產品銷售難題。今年以來,吳圩鎮1.5萬畝新優品種西瓜一經上市就不愁銷路,助力農民增收。村民還因時、因地制宜種植小南瓜、小米椒、秋葵、黃皮果等,銷路暢通,獲得了不錯的收益。

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土地流轉致富。由農戶出土地和勞力,企業出資金和技術,把農村變成“第一生產車間”,農民變成“產業工人”,實現企與農、產與銷的有機對接。目前,土地流轉創新形式吸引了不少企業進駐轄區,輻射帶動農民增收。廣西紫寧滿榮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在康寧村張村坡流轉坡地2000多畝,發展澳洲堅果種植。“我們租下農民的土地進行種植,再雇用他們替我們進行管理,還能帶動他們就業,這是互利共贏的事情。”廣西紫寧滿榮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陳先生說。今年是他們種植堅果的第四個年頭,目前已有1000畝陸續挂果。周邊村民出租土地,不僅獲得每年每畝1250元的收益,還能就近就業,每日可有130元左右的收入。

發展“鄉村文化+旅游”模式,帶動村民就業增收。南寧經開區立足實際,深入挖掘鄉土文化及環境優美的自然風光優勢,打造雲舍度假村落、七彩七坡林下經濟產業現代化示范區等別具一格的鄉村旅游區。位於華聯村陸聯坡的雲舍度假村落,以陸聯坡30多棟老宅為基礎,注重原生態保護,古色古香的鄉土建筑演繹著返璞歸真的自然之風,同時融入藝術、文化以及田園生活體驗的趣味性,成為南寧市網紅打卡地,輻射帶動村民就業及農副產品銷售增收。據悉,2018年開業至今,雲舍度假村落已累計接待客人約36萬人次,2021年被評為四星級鄉村旅游景區。

康寧村張村坡澳洲堅果種植基地

康寧村張村坡澳洲堅果種植基地。

凝聚合力推進鄉村風貌提質升級

近年來,南寧經開區將鄉村風貌提升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戰役”,通過科學統籌、凝聚合力推動鄉村風貌提升工作取得好成效,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

整合資源,全力推進鄉村風貌全域整治。近年來,南寧經開區累計投入2000多萬元,完成了156個村庄全域風貌整治及永紅村定文坡、定合坡、祥寧村那計新坡、那佳坡、團吉坡、大塘細坡、古思村老村坡等7個設施完善型村庄建設工作,實現了對轄區所有自然村鄉村風貌“掃一遍”目標,持續塑造鄉村“形、實、魂”,進一步提升鄉村風貌。

就地取材,巧用鄉土材料打造美麗家園。利用磚塊、石頭、籬笆圍建成獨具一格的小庭院、微菜園、微果園等,凸顯濃郁的鄉土氛圍。還積極引進優質生態經濟作物,引導村民沿村坡沿線種荔枝、龍眼、雞心黃皮、芒果等樹苗,進行村坡綠化,美化家園。

變“廢”為寶,因地施策建造“口袋公園”。將村屯中的臭水塘、荒廢坡等充分利用起來,重新規劃,通過種植綠植花卉、增添公共停車場地、健身設施、文化長廊等措施建設小型公園,打造美麗鄉村新景點。康寧村屯裡坡的“荷塘月色”小公園,曾經是一片臭水塘,經過清理垃圾殘淤、種植荷花及景觀樹等措施進行整改,如今已經華麗變身成為村中一景。

久久為功整治人居環境補齊短板

南寧經開區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作為重點任務來抓,下苦功夫狠抓環境整改,切實提升轄區村庄清潔整齊度,努力打造生態美麗宜居鄉村。

推進人飲工程項目建設,2021年以來,南寧經開區投入1700萬元完成吳圩鎮集中連片供水擴建(一期)工程、金凱街道應急工程、壇白村蕾焦坡人飲工程、那洪街道羅村集中供水管網等人飲項目,惠及村民8萬人。實施道路硬化建設,近年來累計投入8534萬元,完成了21個村(社區)、134個村屯通屯及屯內道路硬化和排水排污設施建設任務,共計硬化通屯及屯內道路250公裡。推進村屯亮化工程建設,近年來累計投入經費約1168萬元,在95個村屯共安裝新能源路燈3056盞,保障群眾出行安全。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近年來累計投入1799萬元在轄區內建成26個農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今年計劃再投入780萬元建設10個農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補齊鄉村建設短板。

抓隊伍配備及長效機制建設。聘請村屯保潔員對村屯環境衛生進行長效保潔。同時,轄區各街道、鎮還制定《農村生活垃圾清運制度》《村屯保潔員管理制度》《農村生活污水后續運行維護管理制度》《村屯綠化后續管護制度》等長效機制,不斷推進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規范化及制度化。(袁翠柏)

來源:南寧經濟技術開發區

(責編:陳麗冰、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