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聚力“四項舉措” 為鄉村振興塑“形”鑄“魂”

近年來,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以學習《廣西壯族自治區鄉村振興促進條例》為契機,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以黨建為引領,以產業為支點,聚焦美麗鄉村建設,持續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黨建引領”賦能鄉村振興。學校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組長的定點幫扶工作領導小組,定期研究鄉村振興工作,建立“校地”溝通機制,深化“校地黨建”合作,簽訂“電亮環江—用電安全知識培訓”協議,執行“四級聯動”幫扶工作機制。學校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打好“政企校地”組合拳,選派精銳出戰幫扶,提升基層黨組織活力,深化“扶智”和 “扶志”工作,聚力產業發展和鄉村建設出實效。學校定點幫扶工作榮獲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通報表揚,以及榮獲河池市自治區定點幫扶先進單位等榮譽。
“產業工程”激發致富活力。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關鍵。學校爭取當地政府支持,指導成立種養專業合作社,發展魔芋、香豬、菜牛等特色種養,建成11個特色種養基地,建立“公司+合作社+農戶+黨員+平台”產銷鏈。學校聯“企”協“地”開展養殖實用技術、創新創業等培訓,開啟直播帶貨、消費幫扶等模式,激發了村民干事創業的熱情。東興鎮標山村青年覃慶和韋文瑞通過創業引進鱘龍魚發展,目前年銷售量10-13萬斤,產值近200萬元,計劃聯合標山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擴大養殖規模,實現帶農聯農富農。
技術人員在水源地採集水樣標本
“安全工程”筑牢保障底線。學校領導高度重視農村住房安全和飲水安全,多次深入定點幫扶鄉村開展住房、飲水安全調研,按照“危房不住人、住人不危房”和“讓村民長期穩定喝上安全水”的要求,撥付專項資金近80萬元建設“安全工程”,為當地村民筑牢住房安全和飲水安全的“屏障”。 “我們全屯60多戶,以前枯水期時每戶都到泉水源挑水,現在家家戶戶通自來水,不用挑水了,感謝黨對我們的關心。”當地村民玉桂平激動地說。
“美化工程”提升鄉村風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新時代文化建設是學校實施定點幫扶村“美化工程”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學校積極出資金、出技術幫定點幫扶村硬化屯級道路、建設村文化舞台、黨建文化廣場、垃圾焚燒爐和光伏發電等設施,升級改造農村電網﹔組織開展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為主題的牆體彩繪等文化活動,用新時代文化繪出美麗鄉村的幸福畫卷,以扎實的工作推動鄉村振興提質增效。
來源: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