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聚焦2022年鄉村振興·廣西>>廣西高校助力鄉村振興展播

廣西科技師范學院:“三位一體”模式助力鄉村振興

2022年08月09日17:15 |
小字號

《高等學校鄉村振興科技創新行動計劃(2018—2022年)》明確提出高校要為我國鄉村振興提供戰略支撐,地方高校也理應積極參與、主動參與,為振興鄉村貢獻自己的力量。自2018年以來,廣西科技師范學院通過“三位一體”模式選派大學生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積極探索鄉村振興視域下大學生助力鄉村振興的路徑。

案例概述

(一)“三位一體”模式

“三位一體”是指以大學生助力鄉村振興的實踐為載體,以促進鄉村教育為契機,以服務基層為平台,搭建大學生服務基層的橋梁,以定點結對幫扶為機制,通過選派優秀大學生教育頂崗實習、參與志願服務活動、大學生創新創業等多角維度促進大學生參與鄉村振興實踐的可持續性。

(二)洋鳥村的概況

洋鳥村——廣西科技師范學院脫貧攻堅定點幫扶村之一,是廣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縣拱洞鄉的一個深度貧困村,位於柳州市北部,與貴州接壤,與三江縣比鄰,距離柳州市230余公裡,距離融水縣城160公裡,距離鄉政府所在地30公裡。洋鳥村小學有學前班至小學六年級七個教學班共304個學生,但僅有10位教師,師資力量缺乏,常年存在學生輟學或失學風險現象。

我校頂崗實習教師與期末考試獲獎孩子合影。

廣西科技師范學院頂崗實習教師與期末考試獲獎孩子合影。

“三位一體”模式實施

(一)選派優秀大學生,發揮榜樣模范典型作用

廣西科技師范學院在2018年至2021年,選派2016級-2018級學生共計9名到學校定點幫扶的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拱洞鄉洋鳥村開展脫貧攻堅及教育頂崗實習工作,這些學生中多數是學生黨員、優秀學生干部,他們思想覺悟較高,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高。他們在教育頂崗工作中多數擔任任課教師及班主任,通過發揮自身專業優勢,開展課后學業輔導,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等服務。同時,圍繞增強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協助村黨組織實行“星級化”管理,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協助第一書記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黨內組織生活,做好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協同兩委班子履職等工作。在學生中起到模范帶頭的作用,為本校大學生樹立了榜樣。

三下鄉志願服務活動——講紅色故事。

暑假“三下鄉”志願服務活動。

(二)組織大學生社會實踐服務活動,奉獻青春力量

學校每年組織暑期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活動及課程實踐活動等,本著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初衷,著力於促進農村教育的發展,參與的志願者大學生發揮所長,在洋鳥村小學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志願服務活動,比如:推廣普通話、講“紅色革命故事”、上體育課、宣傳環保知識等,有效地與課堂教育內容銜接,增強了教育教學的實效性。

(三)以創新創業實踐為載體,多維度助力鄉村振興

在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申報中,廣西科技師范學院積極引導和鼓勵大學生結合專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其中針對融水苗族自治縣拱洞鄉洋鳥村的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情滿苗山,讓愛守航 融水大苗山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呵護及筑夢計劃》《思政雲課堂——少數民族脫貧地區留守兒童思政教育》立為自治區級項目,部分“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也獲得立項。通過創新創業實踐,引導大學生走進鄉村,促進高校優秀創業項目落戶鄉村,同時激發大學生創新意識和專業技能學習,以專業知識技能服務鄉村產業經濟發展。

紅色筑夢之旅——助力融水鄉村振興。

紅色筑夢之旅——助力融水鄉村振興。

取得成效及存在不足

(一)實施效果

“三位一體”模式在洋鳥村實施已近三年,取得顯著的成效。一是促進了洋鳥村教育教學發展,提升了教學質量﹔二是推動了洋鳥村黨組織規范化建設﹔三是增強了洋鳥村經濟發展的活力﹔四是深化了大學生崇高理想信念的教育。

(二)不足之處

高校服務鄉村振興,要做好頂層設計,統籌推進助力鄉村振興。既要在宏觀上做好統籌謀劃,更要於細微處著手,精准發力,充分結合學生的專業優勢。同時,要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實提升學生的認識,增強大學生的責任感和擔當意識。

來源:廣西科技師范學院

(責編:李敏軍、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