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職業技術學院:聚焦茶葉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助推少數民族地區鄉村振興

一、背景
廣西是中國主要茶葉產區之一,茶產業作為廣西九大特色農業產業之一,是廣西少數民族地區、貧困山區和革命老區實施產業扶貧和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長期以來,由於廣西茶葉企業技術力量薄弱,研發能力不強,導致廣西茶葉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弱勢。廣西職業技術學院有近六十年茶類專業辦學優勢,茶葉生產加工技術力量雄厚、研發能力突出,近年在茶業方面,承擔省級科技項目10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3項、專利授權16件,廣西地方標准2件。強大的人才儲備、雄厚的技術力量在服務脫貧攻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接續鄉村振興大有可為。
茶葉產業化發展科技創新團隊在蒼梧縣六堡鎮開展茶葉栽培技術培訓。
二、主要做法
(一)打造協同創新平台,提升科技協同創新能力
聚焦茶葉行業共性、關鍵技術,大力提高茶葉產業自主創新能力,解決茶葉行業關鍵技術和瓶頸問題,開發紅茶生產和加工重大技術和若干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對行業有重大影響的共性技術,推進茶產業持續健康跨越發展。廣西職業技術學院與廣西農墾茶業集團有限公司、廣西南亞熱帶農業科學研究所單位合作共建“廣西紅茶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心獲得“第十二批廣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立項建設,2019年中心通過廣西科技廳驗收。依托平台與多家公司合作聚焦茶產業共性技術研發,孵化鄉村振興項目,面向廣西茶業企業推廣應用研發技術和成果,是平台成為技術研發的聚集地、技術成果推廣的輻射源、茶業企業技術革新的策源地、服務鄉村振興的技術儲備庫。
(二)開展產業共性技術攻關,賦能產業轉型升級
依托廣西紅茶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聚焦茶產業共性關鍵技術,與百色地方茶業龍頭企業廣西隆林三沖茶業有限公司、廣西浪伏茶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展《隆林茶產業科技扶貧示范基地建設》《凌雲白毫茶低產茶園改造與提質增效示范基地建設》科技扶貧項建設、與廣西農墾茶業集團有限公司合作開展《御金龍有機茶標准化生產技術應用示范》廣西科技項目研究。開展《紅茶冷凍萎凋技術研究與開發》項目、《富硒紅茶自動化、智能化初制關鍵技術集成與應用》《廣西大葉地方茶樹品種不同的茶類研制與產品開發》項目研究,通過研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申請專利和制訂地方標准,開展成果轉化和推廣新技術,提升了貧困縣(市)茶業龍頭企業產品研發能力,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第十二批廣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西紅茶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揭牌。
(三)共建技術服務團隊,面向企業開展打包式服務
主動對接廣西茶產業發展,圍繞茶葉生產加工開展共性關鍵技術攻關,與地方茶業龍頭企業合作共建“茶葉產業化發展科技創新團隊”,及時總結科技成果,面向茶企業開展成果轉化和技術推廣應用,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立足產業幫扶需求,開展全方位的“組團式”技術幫扶,為茶農提供茶樹育種、茶葉病虫害防控、茶葉安全檢測、茶葉深加工等服務,比如,在廣西凌雲縣、上林縣、西林縣等開展同一茶樹品種、同一季節基於不同鮮葉嫩度的多茶類加工技術研究,或同一茶樹品種、同一季節同一鮮葉嫩度的多茶類加工技術研究,攻克了多茶類加工的技術難題。大力幫扶蒼梧、凌雲等產茶大縣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帶動農民和企業就業增收,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
三、成效及推廣應用
“廣西紅茶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得第十二批廣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立項建設,2019年中心通過廣西科技廳驗收﹔“茶葉產業化發展科技創新團隊”獲2020年廣西高校高水平創新團隊及卓越學者計劃立項建設。面向企業成果轉化項目8項,為企業新增產值149722.86萬元,自治區級以上科技成果獎4項,技術及成果在30多家茶業企業中應用推廣,技術及成果推廣應用能力有了質的提升。學校已經初步形成“協同創新平台+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創新服務團隊+技術服務、技術咨詢、技術培訓”的鄉村振興服務模式,廣西多所高職院校進行了借鑒和參考,學校服務鄉村振興的能力顯著提升。
來源:廣西職業技術學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