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帶串聯中國夢 同心共筑致富路

2021年3月25日,國道357線廣西羅城至環江二級公路(羅環路)建成通車。這條公路全長101公裡、總投資12.6億元,大跨度途經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的四把、懷群,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的長美、大安等7個鄉鎮,讓沿線幾十萬各族群眾直接受益,輻射帶動周邊經濟發展。
作為國家“十三五”交通扶貧“雙百”工程、自治區“四建一通”暨“四好農村路”典型示范工程項目、自治區交通運輸廳路由扶貧品質路試點項目、河池市重點民生工程項目,羅環路的建成通車,為推動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重要的交通支撐,帶動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是一條希望之路、夢想之路。
國道357線羅城至環江二級公路環江縣長美大橋
大道坦途,圓了“暢行夢”
在羅環路修建以前,羅城、環江兩縣的交通往來依賴於上世紀60年代修建的縣道866線。沿線依山傍崖,彎多路險,沿線群眾出行極不便利。
羅環路開通后,平坦、寬闊的柏油道取代舊路,成為兩縣交通往來的重要通道,圓了沿線各族人民群眾世世代代實現便捷交通往來的暢行夢。
羅城縣兼愛鄉大戶屯地勢低窪,以前一到雨季,村前公路就因漲水而被淹沒,導致車輛無法通行,村民不能出門干活,生產生活受到嚴重影響。
羅環路建成通車后,即便連日暴雨,大戶屯群眾再也不受漲水影響,能夠安心出門。羅環路的建成通車,使“出門柏油路,抬腳上客車”不再是夢想,解決了出行難、上學難、看病難等民生問題。
國道357線羅城至環江二級公路羅城縣一路段
助力振興,圓了“小康夢”
羅環路建於脫貧攻堅的決勝階段,成於鄉村振興的開局之年。它的建成通車,為沿線群眾產業致富奔小康打開了新路子。
每年的1月至4月,是環江特色農產品沃柑的豐收季。在大安鄉塘官屯的沃柑園裡,隨處可以看到果農們穿梭其間,熟練採摘的身影。以前受交通條件限制,銷路不通,大家隻能用背簍背著沃柑下山,再拿到集市上賣。大豐收的時候,許多沃柑來不及往外銷售,隻能眼睜睜看著它們爛在樹上。而如今,羅環路上,一輛輛貨車被一筐筐沃柑填滿,運往北京、上海等地,打開了沃柑產業新銷路。羅環路把這些黃澄澄的沃柑變成了致富“金果果”。
2022年以來,羅城依托鄰近柳州的優勢和“羅環路”的開通,在公路沿線的四把、天河、懷群等鄉鎮大力發展種植麻竹、豆角等產業,積極為螺螄粉產業提供酸筍、酸豆角等重要原材料,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據統計,目前,僅懷群鎮農民群眾種植麻竹就達到1500畝,預計一共可為農民創收600多萬元。
加強養護,守護“中國夢”
“羅環路”穿越廣西九萬大山南麓余脈山地丘陵帶,線路長、工程量大、施工難度高。在建設過程中,建設者們堅持以一流黨建引領工程建設,組建黨員突擊隊、黨員服務隊和青年突擊隊,堅決打贏“羅環路”建設這場硬仗,讓鮮艷的黨旗飄揚在項目建設一線。
為了讓“羅環路”發揮好致富紐帶作用,在建設期間,羅城、環江公路養護中心提前謀劃,聯合路政執法管理,對公路沿線開展聯合巡查、聯合宣傳行動。公路建成通車后,更是進一步加大養護力度,及時搶修水毀塌方,確保道路安全暢通,守護沿線群眾“走更好的路,過更好的生活”的夢想。(龍婷妮 韋昌學)
來源:河池公路發展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