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鄉村振興之路綻放的公路花
——記自治區交通運輸廳駐全州鎮竹溪田村第一書記林峰

林峰,桂林公路發展中心陽朔公路養護中心政工科科長,原河池羅城縣四把鎮地門村脫貧攻堅工作隊員,在完成脫貧攻堅全面收官的歷史任務后,主動請纓,毅然決然挑起鄉村振興的工作重擔,到全州鎮竹溪田村擔任第一書記,投身到新的偉大事業中。
走村入戶,做熟悉村情的“知情人”
初到竹溪田村,她便全身心融入到村裡,全面了解村情和民情,始終堅持以解決脫貧戶實際困難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收集脫貧戶實際困難和需求,為扎實有效地開展鄉村振興工作打好基礎。在多次的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集中排查行動中,走訪脫貧戶達到300余人次,協調處理群眾糾紛10余件,有力提升了駐村工作的滿意度,獲得了群眾的認可。
幫助脫貧戶採摘橙子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做黨建的“領學人”
竹溪田黨支部共有黨員39人。駐村后,組織定期開展“三會一課”強化黨建引領作用,積極宣傳黨的政策,通過與自治區高速公路發展中心黨建聯盟,大力提升村黨支部的凝聚力、戰斗力,充分發揮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有效推動鄉村治理各項工作有力開展。
組織黨員到全州湘江戰役紀念園、資源老山界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打掃敬老院衛生,打掃村委辦公場所衛生,到村集體經濟種植園開展春耕等活動,大力提升支部的向心力,使黨員牢固樹立為人民辦實事的思想。制作了村級宣傳欄、文化立體牆等,在村內掀起了紅色學習熱潮,發揮領學促學作用,充分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為民服務,做村民的“服務人”
“一屆的任期僅有兩年,我們在這期間所能為群眾做的其實非常微不足道,所以更該站好每一班崗,爭分奪秒,努力做到利為民所謀。”林峰說。
重視產業發展,一是貫徹落實“以獎代補”政策,引導和激發脫貧戶自主發展產業的內生動力,為脫貧戶申請產業補貼共計1.672萬元﹔二是創新工作思路,促銷農產品,如在自治區交通廳組織“鄉村直播帶貨”中,以線上直播的形式幫助脫貧戶銷售蜜香橙2000多斤,禾花魚200多斤,老鄉紫米103袋,受益農戶(含脫貧戶)38戶,創銷售金額2.2萬元。
2022年,在工作隊的帶動下,向后盾單位申請到幫扶經費12.5萬元用於發展村集體經濟。全州具有“桂北糧倉”的區位優勢,擬通過種植紫米、優質稻初級農產品,發展優質稻品牌,通過對產品的深加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努力推進“稻田養魚”產業和綠色無公害無污染蔬菜種植,將脫貧戶及普通農戶融入到產業生產的各個環節。
夯實基礎,做村委基建的“搬磚人”
基礎設施建設是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的重要途徑。在村裡,林峰走遍全村,仔細查看基礎設施情況,針對存在的問題,逐一查漏補缺,爭取項目支持。2021年,共獲得資金30萬元用於完善村基礎設施建設。
同時,駐村以來,林峰積極向上對接爭取項目,豐富了群眾文化娛樂生活,便利了農戶種田灌溉,提升了村級辦公硬件設施。
來源:桂林公路發展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