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宙昊:鄉村振興路上的“孺子牛”

在那坡縣百都鄉唐昔各村屯的田間地頭,總活躍著幾個穿著紅馬甲的工作人員,他們或是在和農戶親切交談、或是俯下身子查看農戶種植的農作物,詳細了解農作物生長情況。這種沉浸式的為民服務,把辦公現場搬進田間地頭,切切實實為民著想、為民辦事。
“作為公路人要有‘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勇氣和精神,我相信在黨堅強領導下,唐昔村定會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那坡公路養護中心應急保障組組長、唐昔村駐村第一書記農宙昊說。為響應政府號召,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工作有效銜接,農宙昊主動請纓到唐昔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農宙昊與唐昔村兩委討論研究種植產業
接過前任駐村書記的接力棒,如何做好唐昔村發展后半篇文章,如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工作有效銜接成了農宙昊駐村后的頭等大事。通過走村入戶,摸排村裡底細,農宙昊發現盡管在前期的努力下唐昔村實現了脫貧,但是惡劣的自然條件、有限的土地資源和單一的產業發展,制約了唐昔村的發展。為此,農宙昊樹起不帶動村民致富不罷休的信心,鼓動群眾自覺努力奔向致富路。
在經過一個多月的走訪入戶,農宙昊收集了基礎信息,了解唐昔村民對發展產業的訴求。他多次組織召開村兩委會議,認真聽取村委和大部分脫貧戶的想法和建議,結合唐昔村的實際情況,最終把產業發展集中在養殖產業和種植八角上。有了想法就要付出行動,農宙昊挨家挨戶宣傳動員,一開始村民們並不敢相信這位新來的書記,但農宙昊並不氣餒,積極和村裡一些脫貧戶、邊緣戶、致富帶頭人交流談心。在農宙昊堅持不懈的動員下,部分村民開始大膽嘗試,開拓發展新路子。
2022年,唐昔村八角種植面積達3000余畝,預估產值在20萬元左右﹔茶油1800余畝,預估產值在10萬元左右。規卜屯致富帶頭人農華帶領脫貧戶養殖生豬150頭,年收入高達預計在18萬元左右。農宙昊積極奔走於城鄉之間,積極申請可爭取的補助,2022年為第一批61戶產業戶申請到產業補助資金39萬余元。同時,積極開發村級公益崗位,直接受益村民11戶。此外,他還向縣有關部門申請農業技術人員對八角種植農戶進行專業培訓,提高八角種植收益。
公路人的使命是——養好公路,保障暢通,而公路人走在鄉村振興的路上,更要扛起重大責任,不負組織所托,不負人民期望。(黃苑麟)
來源:那坡公路養護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