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凌雲:充足電力助推鄉村振興特色產業發展

“現在啊,我家日用批發店的兩台大冰箱裡的貨品齊全,24小時運轉。之前用電不正常,根本不敢進貨,冰箱就是個擺設。”百色市凌雲縣泗城鎮后龍村脫貧戶韋鳳珍對新一輪農網升級改造帶來的變化感觸頗深。
凌雲縣浩坤村的群眾與游客載歌載舞。
凌雲縣屬於典型的山地地形,山高坡陡,溝壑縱橫,峰際連天,山地面積佔全縣總面積的93.32%,復雜的地理環境導致電網構架不合理,嚴重制約了鄉村的發展,也影響了老百姓的生活。如何在貧瘠的石山片區開拓出一條產業之路,成為該縣一大難題。
鄉村振興,電力先行。結合凌雲縣群眾分散居住及深山扶貧產業布點,南方電網廣西新電力投資集團凌雲供電有限公司組織黨員突擊隊深入全縣各鄉鎮精准規劃電網,翻山越嶺架線路,石頭縫裡“種”電杆,2019年至今累計完成電網改造投資6.08億元,相當於再造一個凌雲電網。
凌雲供電公司黨員服務隊隊員在搶修供電線路。
充足電力,受益的不只是鄉村的特色產業,更提高了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2019年廣西電網公司實施“一張網”以來,不斷提升縣域農配網供電網架和供電能力,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加大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力度,凌雲縣電網建設實現了“質”的提升,全縣供電網架日漸完善,供電質量得到了大幅提高,著力破解群眾“低電壓”、電網構架不合理等用電問題,讓群眾從“用上電”到“用好電”的轉變。
“廣西電網實施的新一輪農網升級改造,解決了全縣57個貧困村用電難問題,助推了旅游業、特色產業的增產增收,使凌雲縣鄉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紅火。”凌雲縣委宣傳部部長石永存如是說。
凌雲縣繅絲廠工人在加工蠶絲。
建一條供電線路,引領一方產業、帶動一方經濟、致富一方百姓。如今,凌雲縣有110千伏變電站2座,35千伏變電站8座,電網供電可靠率98.90%,綜合電壓合格率99.65%,戶均配變容量2.15千伏安,大大提高了供電能力,形成了“干支相連、區域成網”的電網格局,“打雷下雨就跳閘停電”的現象已經一去不復返。
凌雲縣伶站瑤族鄉陶化村弄新屯群眾住上新房。
現在群眾用電足不出戶就可以實現“一鍵服務”,黨員供電服務隊24小時隨叫隨到,促進了群眾增產增收,提高了客戶電力獲得感和滿意度。種植的茶葉、油茶、桑樹,既保住了青山綠水,又增加經濟收入,成為群眾發家致富的“搖錢樹”。目前,全縣有茶園面積11.2萬畝,油茶林29.1萬畝,桑園面積10萬畝,八角21.08萬畝,牛心李2.4萬畝,產值超16億元,全縣110個行政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均達到5萬元以上。
廣西百色市凌雲縣實施鄉村振興和電網改造后,不僅讓群眾用上動力電,特色產業和旅游產業更是紅紅火火發展起來,不斷為群眾追求美好新生活“充電”賦能。(陸文軍)
來源:廣西新電力集團凌雲供電公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