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堅果扎根廣西,種植面積已超65萬畝

澳洲堅果桂熱6號。寧蕾攝
眼下正是澳洲堅果成熟的季節,在廣西崇左市扶綏縣昌平鄉“果滿山坡”澳洲堅果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5000畝連片種植的澳洲堅果一眼望不到盡頭,翠綠、油亮、飽滿的果實枝頭高挂,展示著豐收的訊號。
據了解,澳洲堅果又名夏威夷果,原產於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因其果仁油潤可口、奶香馥郁且營養價值豐富,素有“干果皇后”美稱,深受消費者的喜愛,是當前世界栽培面積和產量增長最快的果品之一。
197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亞熱帶作物研究所(下稱“廣西熱作所”)首次將澳洲堅果引入廣西,溫暖的氣候,充足的日照和降雨,為澳洲堅果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長條件,從此澳洲堅果便在八桂大地上蓬勃生長。截至2021年底,廣西澳洲堅果種植面積突破65萬畝,位居全國第二,澳洲堅果已成為廣西特色經濟林作物,帶動八桂農民致富增收。
澳洲堅果育苗基地。曾黎明攝
培育良種
平均畝產增加250公斤
廣西熱作所作為國內最早進行澳洲堅果研究的單位之一,多年來堅持在欽州靈山縣、來賓合山市、梧州岑溪市以及崇左龍州縣、扶綏縣等地布置品種比較試驗,先后選育出更適合廣西氣候環境的澳洲堅果優良品種8個。其中“桂熱引3號”“桂熱5號”“桂熱7號”等品種殼果產量超350公斤/畝,與原先引進的老品種相比,平均畝產增加250公斤,畝產值突破萬元,在廣西以及全國都取得了大面積的推廣種植,特別是在20世紀90年代雲南省退耕還林大潮中,廣西熱作所供應了大量優良的澳洲堅果種苗,為雲南省發展成為全國澳洲堅果種植第一大省立下了汗馬功勞。
優良澳洲堅果品種帶來的經濟效益,讓更多廣西農民加入到了澳洲堅果種植中來。得益於政府的扶持,以及廣西熱作所技術人員的良種推廣與技術支持,龍州縣、岑溪市的澳洲堅果產業發展勢頭尤為強勁,兩地政府已將澳洲堅果產業作為促進農民增收、助推脫貧攻堅、鞏固脫貧成果和振興鄉村的特色產業。
截至2021年底,全國種植面積超過400萬畝,廣西熱作所選育的桂熱系列澳洲堅果品種佔比超過30%。通過大面積推廣種植,帶動全國四個省、500多個貧困村、2萬多戶家庭發展堅果種植,直接帶動就業超過10萬人。
廣西熱作所科技人員到百色市開展澳洲堅果技術服務。曾黎明攝
改進技術
嫁接成活率達80%以上
隨著澳洲堅果種植面積的進一步擴大,嫁接成活率低和種苗短缺的問題日益顯露。由於樹皮薄,單寧含量較高,澳洲堅果的嫁接口愈合難,成活率偏低,普遍在50%以下。通過篩選合適的砧木品種和藥劑配方處理,廣西熱作所技術人員對嫁接技術進行了改進,目前澳洲堅果嫁接成活率已達到80%以上。
種苗方面,廣西熱作所通過實施廣西創新驅動重大專項,在扶綏縣等地建設了150畝標准化鋼架結構育苗大棚,開展工廠化輕基質育苗技術研究與示范,年繁育種苗150萬株,有效緩解了澳洲堅果種苗短缺的難題。
種植端技術難點得以突破,為了讓技術下沉、讓果農都掌握最新的種植技術,廣西熱作所與扶綏夏果種植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進行產學研合作,在廣西多地建起澳洲堅果種植示范基地,開展整形修剪、水肥管理、保花保果、病虫害防控等現代化栽培管理研究和示范,帶動標准化種植。還積極開展科技下鄉服務,每年累計在廣西堅果種植村屯培訓農戶1000人次以上,對農戶的種植技術進行實地指導,極大地提高了種植戶的管理水平,產量提高10%以上,壞果率降低至5%以下。
廣西熱作所研發的澳洲堅果加工設備。艾靜汶攝
研發設備
解決加工鏈上系列難題
澳洲堅果是典型的加工型果品,其外果皮呈青綠色,在進入市場銷售前需完成脫皮,內果皮呈褐色,非常堅硬,我們平時食用的則是打開內果皮后潔白的果仁部分。據預測分析,全球澳洲堅果果仁年需求量超過50萬噸,加工市場前景廣闊。
但由於缺乏相關的加工設備,此前廣西種植的澳洲堅果脫皮工作均由手工完成,加工效率低,人工成本與時間成本都很高,且因澳洲堅果外果皮的水分含量較高,如果不能及時完成脫皮,則會導致部分果仁變質,造成品質受損。
近年來,針對廣西區內澳洲堅果加工產業發展情況,廣西熱作所致力於研發新型澳洲堅果加工設備,如分選機、脫皮機等。其率先研制出的澳洲堅果脫皮機目前已投入使用,脫皮率可達99%以上,殼果的完好率在92%以上,且加工成本低,每公斤的加工成本不足0.1元,讓澳洲堅果不再脫皮難、脫皮貴。同時,廣西熱作所聯合雲南澳福實業有限公司、廣西糧油所等區內外單位開展澳洲堅果取仁等設備研發。
此外,廣西熱作所技術人員還積極開展澳洲堅果產品深加工技術研究,延長產業鏈條,開發出澳洲堅果仁、澳洲堅果油、澳洲堅果醬等系列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寧蕾、曾黎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