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原創新聞

育肥牛能掙多少錢?書記給農戶算了一筆賬

2022年06月08日08:38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最近,廣西忻城縣思練鎮橋頭村的村民莫玉平對育肥牛產業動了心思。看著村裡第一批產業帶頭人嘗到了甜頭,莫玉平決定賣掉家裡的牲口,改為飼養利潤更高的西門塔爾良種牛。但是,他該如何起步呢?

莫玉平在家門口整平了一塊大約200平方米的空地,搭起一座新牛棚。他盤算了一番家中的積蓄,對還在廣東打工的小兒子說:“我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貸款,如果不行,你回來幫一幫我吧!”小兒子想著可以回家創業,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莫玉平(左二)在家門前的空地上搭建了新牛棚。人民網 覃心攝

6月1日,忻城縣思練鎮黨委書記林奎羽走訪農戶,了解育肥牛產業的發展情況。莫玉平向林奎羽訴說了自己的苦惱:“書記,我們家也想養良種牛,但是貸款問題不知道怎麼解決。”

林奎羽知曉莫玉平的養牛意願后,向他講解了最新的幫扶政策:“現在可以‘貸牛還牛’,你們跟龍頭企業‘南方牛都’合作,養20頭母牛就有機會從廣西農信社貸款50萬,而且還不用利息。對於這一批養殖戶,犢牛達到500斤按合同1.25萬元/頭的價格賣給公司,超過部分按25元/斤計價。以后如果你們不打算繼續養牛了,母牛還可在交易市場賣出,或是中投牧業參考不同階段淘汰母牛價及當期同體重肉牛價格折價回收。”

育肥牛是忻城縣六大支柱產業之一,由思練鎮黨委牽頭發展。2020年,龍頭企業中投牧業“南方牛都”全產業鏈項目在思練鎮練江村落地,總投資14.28億元,是集成牧草種植、母牛繁育、肉牛育肥、活牛批發市場、屠宰冷鏈物流配送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服務,也是長江以南規模較大的牛業全產業鏈基地。

中投牧業“南方牛都”的相關負責人查看了莫玉平家的場地,初步評估道:“這裡修繕得不錯,空間也大,養20頭母牛是足夠的。”

“那一頭良種牛能掙多少錢呢?”這是莫玉平的疑問,也是許多想要加入育肥牛產業的農戶最關心的問題。

長期以來,思練鎮一直積極探索產供聯結機制,在育肥牛產業上做了大量探索。正巧,第一批與“南方牛都”合作的養殖戶迎來收成,9頭身形健壯的犢牛總共收益12.6萬元。雖然面對不同形式的合作,龍頭企業給予的助農優惠略有不同,但養一頭母牛開支的成本清晰明了。

中投牧業“南方牛都”的工作人員上門收購牛犢。韋美玲攝

鄉村振興的最終目的,是讓農民過上火紅的日子。“企業能否真正讓群眾受益,實現帶農益農,這是我重點關注的事情。”為此,林奎羽深入養殖戶家中調研,給村民算了一筆賬。

每一頭母牛一年加上小牛崽6-7個月的草料、精料、獸藥大約需要5800-6500元。如果村民家裡有地,自己種植、加工牧草,回收利用廢棄秸稈制作飼料,能節省草料部分的費用,單頭母牛的年效益更高。夫妻倆一起務農,每天在牛棚工作3-4小時,剩余時間還能找些其他的活,增加收入。

“哪怕擴大規模,養30頭母牛,需要請人幫忙照料,一頭母牛花費的人工成本和其他雜費也就在2000元左右。”林奎羽把每一項成本都計算清楚,一一說給他們聽。

林奎羽說:“按照龍頭企業的標准養殖,第一批養殖戶他們飼養一頭懷孕母牛到犢牛回收時的最高飼料飼養成本為7081元。而一頭斷奶牛犢在6-7個月時能達到500斤,你們至少能以1.25萬元的價格賣給‘南方牛都’,超出部分還有額外收益。”

林奎羽(右一)向農戶莫玉平講解育肥牛的相關幫扶政策。人民網 覃心攝

莫玉平是個勤勞本分的人,有一門建筑手藝,時常到工地接活﹔種了40畝的牧草,賣給鎮裡最大的飼料加工廠﹔此前養了幾隻豬和本地小黃牛。與其他朴實的村民一樣,他也有一顆想要通過自己雙手致富的心。

聽完林奎羽的分析,莫玉平滿意地點點頭,與企業合作養良種牛的決心更為堅定。他興奮地說:“外地人都願意來這邊投資,而我們在家門口就能有這麼好的機會參與,有什麼理由錯過?”

近年來,忻城縣積極探索實踐大石山區“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產供聯結機制,通過加強技術培訓、資金獎補、政策扶持和服務跟蹤等措施推動農戶高集中高標准發展養殖。而思練鎮搭乘著“千家萬戶養母牛、企業集中育肥牛”的快車,已經帶動上百家農戶飼養能繁母牛。

在思練鎮,許多農戶家中都養了牛。人民網 覃心攝

近期,思練鎮將召開“千家萬戶養母牛”項目培訓會,邀請符合養殖條件、有機會養殖的農戶與會,統一講解金融貸款幫扶政策和農業保險政策。

林奎羽表示:“在群眾與企業之間,我們黨委政府要充分發揮橋梁的作用,不僅要促進產業形成規模,對接上銷售市場,還要及時了解各方的訴求,積極協調,加強合作。”

據悉,中投牧業“南方牛都”全產業鏈項目將於下個月啟動食品加工、冷鏈物流配送環節。“這是最為關鍵的一步,能讓我們整個產業鏈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林奎羽說。(覃心 韋艷麗)

(責編:覃心、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