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合浦:讓歷史說話 海絲文化煥新生
東漢波斯陶壺,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人民網 覃心攝
“出土時,陶壺已經碎成陶片,技工花了一個星期才拼出原型。從器型與釉色上看,它具有濃郁的波斯風情。”站在“鎮館之寶”前,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解說員介紹,這尊東漢波斯陶壺是迄今為止中國出土年代最早的一件波斯陶壺,是漢朝與波斯交往的重要物証。
合浦古港是中國漢代海上絲綢之路三個始發港之一,曾是一片繁華之地,商旅雲集,舳艫千裡。從20世紀50年代至今,廣西北海市合浦縣共發掘了1200多座墓葬,出土文物近二萬件(套),與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相關的文物有1300多件(套)。
漢墓出土文物。北海市委宣傳部供圖
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館長廉世明認為:“讓文物說話,首先要讓博物館擁有自己的主題特色。”據悉,該館以收藏、研究、修復、陳列合浦漢墓出土文物為主,兼藏本地傳世文物,藏品的種類豐富、歷史悠久。這裡館藏文物共5208件(套),其中一級文物21件,二級文物200件,三級文物360件。
“在這裡不僅能了解到海絲路文化,更能真正地觸摸和感受到我們家鄉的歷史。”游覽於展館之間,折服於海絲文物的豐富與絢麗,市民黃琳童感嘆道。
館藏文物印証海絲文化的多元與包容。王鈺琪攝
廉世明說:“5年來,合浦先后投入1000多萬,對博物館環境、展廳、安防消防設施等進行了升級改造。我們突出和完善了‘珠光帆影——合浦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精品展’,增設了‘廉潔絲路’展廳。共免費講解接待社會團隊3000多場次,利用海絲文物資源開展社會教育研學50多場次。”
隨著“線上博物館”的正式上線,如今觀眾隻需打開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的微信公眾號,即可足不出戶領略文物風採,41個全景展館熱點、362件藏品“觸手可及”。
在合浦縣工作的方宏娥第一時間把鏈接發給了大學同學。以前在雲南讀書時,他們時常聊起合浦的歷史文化,大家對神秘的海絲古郡充滿好奇。
銅鳳燈,是西漢古代青銅器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人民網 覃心攝
深藍色玻璃杯、金花球手鏈串飾、褐色纏絲瑪瑙、海藍寶石綠柱石混合串飾、琥珀串飾等文物琳琅滿目,流光溢彩,訴說著千年之前的合浦始發港貿易之繁忙,文化之多元。
方宏娥說:“由於各種客觀原因,我的同學們很遺憾沒能實地感受千年古郡的風採。”
海絲首港景區。人民網 覃心攝
時隔千年,海絲首港景區重回始發港的初始地,通過充分挖掘海絲文化、南珠文化、漁俗文化,再現盛景。這是北海建設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旅游帶的龍頭項目。
景區內,5萬平方米漢風漢韻的退台式建筑臨海而立,西門江水沿著紅樹林蜿蜒流向廣闊的廉州灣,入海口處的始發港碼頭上停著一艘可隨時遠航的古帆船。港、船、樓、街之間,海絲文化內涵豐富,海港風情絲絲入扣。
入海口處的始發港碼頭演藝舞台。人民網 覃心攝
夜色中,一場全景交互式表演《海絲首港·水與火之歌》在此上演,引得游客紛紛駐足。近水舞台上,身著古裝的說書人賦詩一首后,100多名演員們用近景戲劇的方式演繹著南珠捕撈人與海上絲綢之路起源命運交織的故事。
期間,太守斗宦官、捕快護百姓、相遇波斯人、萬民篝火祭等情節在小鎮各處上演。扮演“太守”的演員郝舉介紹:“合浦郡太守孟嘗是一個清廉且愛民如子的人,在故事中他與前來尋找夜明珠的宦官斗智斗勇,維護百姓生計。”
演出現場。北海市委宣傳部供圖
“每個演員的動作、神情都投入且專注,仿佛穿越古今,與過去對話。”沉浸式觀看表演后,從海口市遠道而來的張先生稱贊道。據悉,這是中國濱海首個海絲路主題夜間演藝。
海絲首港景區宣傳負責人許承榮表示:“我們將充分利用‘陸、海、島’資源優勢,開發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復合型產品,助推北海全域旅游向縱深發展,努力呈現‘絲路古港,潮美北海’的新景象。”
近年來,北海發揮文化資源優勢,建設現代特色千億文旅產業,打造銀基、海絲首港、郵輪母港、銀灘疍家小鎮、合浦月餅小鎮等一批文旅項目,形成北海文旅百花齊放新格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