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區:春耕一線“黨旗紅”
2022年04月26日10:48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近日,防城港市防城區扶隆鎮大江邊村的田埂上一面紅色的黨旗迎風飄揚,忙碌的田野裡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分別是扶隆鎮黨員職工干部、各村(社區)支書、駐村工作隊員共計40余人。為盡快將秧苗移栽下田,他們卷起褲腿,擼起袖子,幫助農民群眾們一起撥秧、運秧、插秧,經過不到一個小時的勞作,一塊2畝的農田便披上了“綠裝”。
運秧苗。蘇宇光攝
據悉,2018年大江邊村在上級專項財政資金、村民合作社自有資金、挂鉤單位幫扶資金等多方的幫助下,購置了犁田機、谷物收割機、全自動碾米機等農機設備,實現了從以人畜力為主向機械作業為主的歷史性轉變,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不斷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2021年,大江邊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種植了50畝農家富硒水稻,畝產約400公斤,為該村村級集體經濟增收10萬元。
插秧苗。蘇宇光攝
“父輩們種植水稻僅限人工勞作,耗時耗力,現在我們使用犁田機一個小時就能犁完1畝地,按150元/畝來出租,一天工作8個小時就能為村級集體經濟增加1200元的收入。”防城港市稅務局派駐大江邊村第一書記黃業顯說。
犁耕地。蘇宇光攝
一直以來,大江邊村立足“一村一品”發展優勢,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營養”理念,開展富硒大米種植。據了解,富硒大米富含硒元素,營養豐富,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等功效,廣受消費者青睞。作為扶隆鎮富硒水稻種植產業的排頭兵,大江邊村積極發揮“領頭羊”的示范帶動作用,盤活村內外閑置的耕地資源,採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抱團式發展模式,與南江村、那勉村、那勤村開展合作種植,彌補“富硒米”產量不足的短板,助力村級集體經濟提質增效,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蘇宇光 黃翔)
(責編:李敏軍、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