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人民日報看壯鄉

廣西百色市那坡縣平孟鎮——

邊境小鎮搭上新機遇快車(我的僑鄉·我的家(27))

本報記者 賈平凡
2021年09月06日09:49 |
小字號

《人民日報》2021年09月06日第06版頁面截圖

從弄平炮台俯瞰平孟鎮

作為中國西南邊陲的重要門戶之一,平孟鎮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那坡縣最南端,與越南高平省的河廣、通農、保樂三縣接壤,邊境線長74公裡。正因此,平孟鎮幾乎戶戶有歸僑,家家有僑眷。多年來,依托中越邊境的區位優勢,平孟鎮通過設立開放口岸和開展邊民互市等措施,大力發展邊境貿易,興邊富民。而作為邊民,平孟鎮人也將“守土有責”銘刻在心中。

近年來,平孟鎮發展喜報頻傳。去年4月15日,中國在沿邊地區設立的第8個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廣西百色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正式公布。作為國家一類邊境口岸的平孟口岸正是該試驗區建設的重點之一。搭乘新的機遇快車,這個邊境小鎮的未來發展更有看頭了!

升級的口岸

從平孟鎮向南步行數百米,便來到一座依山而建的新大樓前。大樓門廳上書寫著“平孟口岸”4個金色大字。這是近年新建成的平孟口岸新聯檢大樓。在大樓右側,平孟河水正潺潺流向越南。

過一座小橋后,互市進口通道、口岸驗貨場、那坡縣平孟邊貿商品交易市場、平孟邊民互市申報大廳、互市結算服務平台等一系列口岸基礎設施相繼映入眼帘。隔著口岸驗貨場的柵欄,國界碑和越南高平省河廣縣朔江口岸的建筑都清晰可見。雖然受疫情影響,自去年以來,平孟口岸略顯冷清,但人們不難想象疫情前人語喧囂、車水馬龍的熱鬧景象。

“近年來,那坡縣通過實施口岸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建成了口岸新聯檢大樓、驗貨場一期、報關報檢大樓、快檢實驗室、邊民互市監管場所等現場查驗設施,互市貿易通道由原來的‘兩進一出’增加到‘四進三出’,極大提升了通關效率。為了更好地實現口岸互聯互通,那坡縣還建成了平孟物流大道項目。”那坡縣人民防空邊防和商務口岸辦公室綜合股股長陳章介紹說,目前,那坡至平孟口岸高速公路也正在加快建設當中,沿邊鐵路、沿邊G219提級改造也列入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

口岸升級背后是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其中,為加快那坡縣推進廣西百色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那坡縣邊境貿易總公司於2020年12月31日正式改制更名為廣西那坡東貿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作為平孟口岸海關、邊防檢查等口岸聯檢部門認定的平孟邊民互市貿易業務報關報檢唯一代理人和平孟口岸驗貨場監管單位,我們公司業務范圍更廣了。”東貿開發投資公司項目部副主任何志富介紹,“除了原有的職能,我們還承建了深圳龍崗區對口幫扶的那坡龍崗邊境貿易扶貧產業園項目、直通越南的平孟互市區物流大道、平孟口岸產業園一期工程等項目。”

“這些年,平孟鎮變化最大的就是口岸!”在平孟鎮盛昌批發部的門前,記者偶遇了前來游玩的安徽籍游客韓百生。在百色市定居的10余年間,他到過平孟鎮6次,是平孟口岸發展的見証者。“跟過去相比,平孟口岸不光是大樓新了,一系列配套設施都建起來了,還有很多在建的項目。要是過幾年再來平孟,還會看到大變樣的!” 韓百生說。

誘人的商機

2020年9月,平孟口岸正式恢復因疫情而暫停7個月的互市業務。

“邊民享有出口免稅政策和每天8000元的免稅進口額度。”這是每一個平孟鎮的邊民都知道的常識。“邊境貿易+合作社”、“邊境貿易+互助組”,近年來,為引導邊民抱團參與互市貿易實現增收目標,那坡縣持續深化邊民互市貿易改革。疫情前,每一個工作日,在那坡縣平孟邊貿商品交易市場,都可以看到中越兩國邊民互市的火熱場景。

在平孟鎮逛大大小小的批發商店,人們不僅可以買到各類中國日用品,還能買到各種原裝進口的地道“越南貨”。潤膚膏、清涼油、鐵木菜板、菜刀、牛角梳子、中藥材……越南特色商品隨處可見。一些商店直接以“越南商店”或“越南商行”命名。而商店裡的中國日用品除了滿足當地居民的購買需求外,大多通過邊民互市進入越南的尋常百姓家。

自上世紀80年代初開通邊民互市以來,平孟鎮邊民運載貨物的工具也不斷提質升級。“從最開始的肩挑背扛,到自行車,再到人力三輪車、摩托三輪車,現在基本都用四輪貨車了。”平孟鎮盛昌批發部老板趙永剛說。

邊民互市的誘人商機吸引了不少在外打拼的平孟游子回鄉發展。張斌在平孟鎮開了一家主營中國家紡商品的福和商行。“最多的時候一年有500萬元人民幣的交易量。”面對如今富足的生活,張斌笑言,一開始自己也沒想著回來發展。

2001年,張斌從廣西民族學院(現為“廣西民族大學”)越南語專業畢業后,應聘到廣西南寧的一家進出口公司做外貿翻譯。“當時,一個月收入4000多元,生活也蠻自在。”2003年,為照顧母親,張斌回到平孟,接管父親的中藥材外貿業務。

18年間,從中藥材轉行到做布匹,再到做家紡,張斌的生意越做越好。“路子是慢慢蹚出來的,日子是好好過出來的。”疫情重創邊境貿易后,張斌又開始想新的出路:“經營好福和商行的同時,將另外三家商鋪租出去,把閑置的房間做成賓館。”

屹立的界碑

在平孟鎮平孟村弄平屯,坐著電動三輪車在崎嶇山路上顛簸十幾分鐘后,隔著一排高大堅固的綠色鐵絲網,記者看到中越邊境線上一方方庄嚴肅立的國界碑。每一塊國界碑上,紅色字樣都異常醒目。

“這些都是中越兩國2001年合作勘定的新界碑。”同行的當地人介紹說,國界碑完好無損,多虧了鎮上那些民兵護碑員!

民兵護碑員都是從當地青壯年中篩選出來的。巡邏、擦拭界碑、清理雜草、瞭望勘察、為界碑上色……這些是每一名民兵護碑員的日常工作。

國界碑是守護國家領土完整的重要標識。在平孟鎮,“守土有責”是邊民代代相傳的共識。

“我們小時候就總聽前輩講邊境上的愛國故事,印象最深的是越南歸僑黃紹裘給我們上的一堂愛國教育課。現在,我上初中的兒子和上小學的女兒都曾在國界碑前升過國旗,接受過‘守土有責’的愛國教育。”張斌欣慰地說,“我時常告訴孩子們,維護國家領土完整是我們邊民共同的責任,是我們做事的底線。”

暮色四合中,沿著山路拾級而上,最終登頂歷史悠久的古炮台——弄平炮台。從峭壁尖峰之巔俯瞰四周,一側是越南連綿起伏的山野田舍,一側是中國遼闊壯美的錦繡河山。陽光從鋪陳的雲層中透射出來,普照在中越兩國邊民棲居的熱土上,也護佑著中越兩國的友誼世代賡續。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09月06日 第 06 版)

(責編:陳麗冰、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