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斌清

【查看原圖】

劉斌清

劉斌清,男,博士,高級工程師,廣西交科集團有限公司道路工程研究院院長。自2010年來到廣西一直從事瀝青路面技術的研究及推廣應用工作。先后主持省部級科研項目2項,主要參與課題研究6項,獲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一等獎1項﹔負責編制橡膠瀝青地方規范1項,獲2014年度廣西重要技術標准獎。主持編制SBS改性瀝青質量控制指南1項,廣西城鎮瀝青路面地方規范1項、貴州高速公路集團企業標准1項。先后發表SCI、EI、核心期刊論文20余篇,獲授權專利7項。

劉斌清及其咨詢團隊先后攻克了濕熱地區瀝青路面高溫車轍變形、雨天坑槽、特殊石料應用、大厚度水穩一次攤鋪、基層抗裂等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在服務好廣西地區的同時,2014年劉斌清帶領團隊走出廣西,指導了貴州省“交通三年大會戰”期間1/3高速公路的建設,打造了一批經典工程,推動貴州省瀝青路面技術水平邁向全國一流水平。之后又服務於雲南、海南等地區,解決了重載交通及濕熱地區酸性石料應用技術問題。目前,劉斌清及其團隊已先后服務廣西、貴州、雲南、海南等地40余條近4000公裡高速公路瀝青路面建設,促進了西南地區道路交通的耐久、舒適和安全,形成了廣西交科集團有限公司在全國瀝青路面技術的品牌形象。

劉斌清(左)工作中

2010年以前,廣西在廢舊輪胎的綠色循環利用研究方面處於空白,劉斌清帶領團隊從實驗室的瓶瓶罐罐開始,連續近一年的時間,無數次從午夜到凌晨的研究和探索,從試驗室反復試驗到路面施工技術攻關,從點鍋爐修設備到幫工人搬膠粉,披著軍大衣、滿手黑油、灰頭土臉,在艱難的條件下,不僅完成了橡膠瀝青理論研究,還組建了廣西第一條橡膠瀝青生產線,加工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橡膠瀝青8000余噸,鋪筑了當時全國最長的橡膠瀝青路面。2014年該項目獲交通運輸部“綠色低碳循環利用示范項目”,並依托該項目獲廣西科技進步一等獎。目前,廣西交科集團的橡膠瀝青技術及應用規模已經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廣西年降雨量大,一年的降雨持續時間較長,雨天瀝青路面事故是晴天的9倍,雨天行車事故多發的問題,一直牽動著劉斌清的心弦。2016年,劉斌清帶頭組建了排水瀝青路面研究團隊,開始進行科研攻關,創造性的提出採用橡膠瀝青等廢舊循環材料,降低排水瀝青路面的造價,並借助輪胎膠粉的抗老化成分和高阻尼成分提高路面抗老化性能和降噪能力。該項目研究形成了廣西在全國的首創性技術,並於2019、2020年先后在陽鹿高速、融河高速公路得到應用,成為國內首次大規模採用橡膠瀝青鋪筑排水路面的案例。南寧至南間高速公路是8車道瀝青路面,該路段下雨后路面匯水面積大,事故頻發。針對該問題,2020年10月,劉斌清及其團隊採用排水瀝青路面進行了專項改造,改造完成后的路面雨天打滑等事故降低為零,極大提高了瀝青路面雨天行車安全系數。

劉斌清負責的道路工程研究院的道路檢測驗收業務是工地試驗檢測的最后一道關口,也一直是廣西道路試驗檢測的標杆。為了提升試驗檢測的精准度,劉斌清組建了水泥砼、瀝青、化學、鋼筋力學、交通安全設施等多個專業檢測及研究團隊,開發了多項新型設備及檢測方法,申請設備研發專利10余項,奠定了試驗檢測的科技領頭羊地位。在加強內部管理、提升服務水平的同時,劉斌清注重採用信息化手段解決問題。建立了全盲樣試驗檢測系統,構建了試驗室監控、溫濕度等一體化智慧感知試驗室,保証了試驗結果的准確性,也形成了任何人員無法干預試驗結論的保証體系。面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各個工地項目無法來南寧委托檢測樣品的問題,劉斌清帶領團隊及時開發了試驗檢測樣品網上委托系統,實現了網上委托、異地試驗,不僅解決了施工單位的燃眉之急,也促進了其所在部門業務的大發展。

來源:南寧市科技館

  2021年06月23日10:18
分享到:
(責編:龐冠華、陳麗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