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下沉”辦實事 強村富民譜新篇

——港北區干群齊心推進鄉村建設

2021年04月17日09:07  來源:廣西日報
 

“我們村現在村道整潔、綠樹環繞,新建了小公園、小廣場、燈光球場、涼亭等,還邀請專家對村屯規劃,泗民村將更美麗宜居。”4月7日,在接受“永遠跟黨走”貴港市黨史學習教育大型主題採訪活動的媒體團採訪時,貴港市港北區根竹鎮泗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吳志飛說。在干群和鄉賢齊心協力下,如今的泗民村屋舍整潔、亭台水榭,讓人留連忘返。

港北區區長黃英梅介紹,港北區將黨史學習教育和鄉村振興結合起來,大力開展“萬名干部回故鄉 帶領群眾建家鄉”“千企聯千村,共建新農村”活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努力將農村建設成為城市的“后花園”、市民的“菜籃子”、居民的“休閑地”,書寫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

干部進村帶頭干 全民出力美家園

4月10日,港北區中裡籍干部、貴港市委常委、桂平市委書記韋慶強回到故鄉六田村六妙屯,再次和群眾商議村屯規劃。韋慶強說,返鄉干部和村民在村屯路口已植樹、種草300平方米,村中還種植大紅花、黃金葉、木棉樹、玉蘭花2000多棵,成片種植100株紫荊,每個月開展掃一次地、除一次草、滅一次四害、看一部學習片子“四個一”活動,並列入村規民約,民風鄉風大有提升。

行走在六田村六妙屯,隨處可見房屋錯落有致,村民在房前屋后栽樹種花,干勁十足。六妙屯村民韋棟說,有返鄉干部帶頭,大家都願意出錢出力,讓村子變得更漂亮,“村民自發捐款7萬多元,投工投勞230人次”。

在根竹鎮,泗民村籍干部、港北區總工會副主席卜鬆興帶頭拆除自家舊泥磚房,泗民村籍干部、港北區人大常委會監察和司法委主任委員陳樹才主動在房前栽種花木……在他們的帶動下,村民不僅自覺拆除危舊房,投工投勞1000多人次參與鄉村風貌提升工作,還找來樹苗栽種在房前屋后和村道邊上。目前該村10個生產小組都建起了“小公園”。陳樹才介紹,該村正在做調研,計劃利用靠近城區的優勢來打造農家樂和農業體驗中心。

港北區開展“萬名干部回故鄉 帶領群眾建家鄉”活動以來,港北籍科級以上干部回鄉“雙報到”692人。為使返鄉干部安心回鄉干事創業,該區建立健全回鄉服務隊工作機制,成立由區級處級領導挂點統籌的鄉鎮級服務隊、由鄉鎮班子領導挂點統籌的村級服務組共135個,建立返鄉干部工作清單、問題清單、拓展清單三項工作清單,增強干部為民辦實事的能力和實效。

目前,該區鄉賢積極主動為家鄉建設籌集建設資金680多萬元,協助組建村級理事會564個、制定村規民約117條,幫助群眾辦實事200件,協助拆除亂搭亂蓋和危房5.98萬多平方米、清理垃圾近8000噸、開展“五微”園1.91萬多平方米。

村企聯建動力足 強村富民“加速度”

走進港北區奇石鄉奇石村河淨屯生態鄉村旅游示范村,騎行步道、停車場、景觀雕塑、觀光平台、樹池、木棧道讓人耳目一新,市民三五成群在村裡游玩,手機不停拍照,留下美麗的田園風光。奇石村黨委書記、村委主任韋德猛介紹,每逢周末、節假日,不少市民到河淨屯游玩,今年以來游客達1萬多人次。

河淨屯的美麗蝶變離不開企業的支持。今年來,廣西貴港建設集團積極響應“千企聯千村 共建新農村”活動,投入2000多萬元,幫扶河淨屯加快建設公共基礎設施,並發展旅游休閑產業,激發村屯發展活力。如今,河淨屯村庄綠化覆蓋率91.3%,去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6萬多元、村民人均年收入7000多元,鄉村“形“實“魂”兼具,一幅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美麗畫卷徐徐展開。

港北區積極動員組織、引導鼓勵該區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千企聯千村,共建新農村”活動,通過引進項目、投資辦廠、捐資助學、發展產業、安置就業、鄉村風貌改造等多種途徑,助力鄉村發展產業、安置富余勞動力、服務鄉村治理、參與鄉村風貌改造和基礎設施建設,目前有137家企業採結對幫扶102個行政村(含1個社區),通過“多幫一”形式增強企業輻射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能力。

在港北區中裡鄉坦陽村下石賢屯毛竹種植示范基地,隻見郁郁蔥蔥的竹林裡,毛竹筍破土而出,直徑達到8—10厘米。下石賢村民理事會理事長韋星華介紹,該屯依托東方尚賢文化的油紙傘和宮燈生產基地、漢古傘庄文化旅游項目,把過去的林種逐步改種為毛竹,基地不僅能為景區增加景觀,而且竹筍、竹子能夠為村民帶來可持續的收益。

為充分激發企業參與振興鄉村動力,港北區實行區鄉村三級聯動工作機制,創新服務企業方式,做好企業幫聯對接工作,讓更多的民營企業積極參與活動,推動建立持久、穩定的合作關系,實現雙贏局面。目前該區企業意向捐款助力鄉村振興達1400多萬元。

特色農業發展快 產業興旺強保障

4月10日,在港北區大圩鎮新建村魔芋種植基地,村民正忙著整地、撒肥、蓋膜,魔芋已吐新芽。新建村黨總支部、村委主任周會彬介紹,今年該村引進魔芋種植項目,計劃種植500多畝,可帶動100多名村民家門口就業,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1萬多元。

新建村石坑屯櫻花園,已成為港北區一張亮麗名片。園中櫻花樹郁郁蔥蔥,溪水潺潺,整潔水泥路直通園中,景區已初現雛形。櫻花園負責人吳長敬說,已投入1000多萬元,目前正在搶工期,爭取今年7月底建成開園櫻花園。“擬打造休閑農業旅游業,吃喝玩樂一條龍,帶動村民增收致富。”今年春季櫻花、桃花盛開,已迎來上萬名游客。

實施鄉村振興,關鍵在產業興旺。港北區在加快現代特色產業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建設、提升農產品深加工水平下功夫,大力發展富硒有機米、瑤山雞、生豬、油茶、食用菌、蔬菜、柑橘、特色水產養殖“8+N”特色產業,鞏固“一村一品”特色農業格局,推動特色農業加快發展。

今年,港北區繼續發展好生豬、家禽、甘蔗、柑橘等支柱產業,形成了一批特色鮮明、集聚度較高、區域動力較強的特色產業集群,如慶豐、大圩水稻生產集群、中裡和武樂水果種植群、中裡家禽生產群、貴城和武樂的甘蔗種植群、大圩根竹生豬養殖群等,促進傳統農業轉型。目前,該區常年種植優質稻面積30萬畝以上,稻蝦生態種養3000多畝,形成瓜菜、沃柑、百香果、火龍果等特色經濟作物規模化、訂單化種植面積達19萬多畝。(記者唐正芳 通訊員陸宏夏、蘇蕊花)

(責編:周雨樂、龐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