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縣北萊村:旅游扶貧助力山村蝶變

2021年01月23日09:15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圖為北萊村德緣庄園現代農業園。左德強攝
圖為北萊村德緣庄園現代農業園。左德強攝

黃姚鎮北萊村位於廣西昭平縣東北部,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村落,總面積13.5平方公裡,全村有11個自然屯,34個村民小組,人口3200余人。當地群眾主要靠在家務農和外出務工為主,是“十三五”貧困村。北萊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23戶1054人,2019年已有215戶1028人順利實現脫貧,貧困發生率由原來的31.89%下降到0.83%。

開展精准扶貧以來,在脫貧攻堅戰役中,北萊村以鄉村旅游為發展方向,大力發展農家樂+旅游產業帶,走出了一條“政府引導、政策扶持、景區帶動、社會參與、多元投入、市場運作”的鄉村振興新路子,帶動當地旅游經濟的發展,使全村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31.7%降至2018年底的2.44%。爛泥塘變身寧靜的小公園,老房子成了新民宿,北萊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打了一場漂亮的脫貧攻堅翻身仗。

發展旅游 脫貧增收

脫貧攻堅戰役中,北萊村把旅游業作為脫貧攻堅的主導產業,通過近年來的不斷努力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

2016年以來,北萊村以豐富的生態、古建筑旅游資源為背景,以山水和高品質特色農產品資源為開發重點,充分發揮北萊村臨近黃姚、依托黃姚的特點,全面實施“精致農業、美麗北萊”鄉村計劃,引進廣西黃姚德緣觀光農業有限公司投資5000萬元對北萊村古村落進行開發、休閑公園景觀建設和新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項目以及投資9000萬元建設現代農事體驗區項目。“北萊古村落,看盡時光荏苒,散發著幽幽古意,它們是歷史留下的陳跡和腳步,也是中華民族留下的心靈色彩和精神形狀。”北萊村第一書記何建偉動情地說。

此外,北萊村還租用了50戶古民居進行古民居改造工程,建立精品樣板房,推動精品鄉村旅游線路發展。根據北萊村景區的總體規劃,通過項目建設為北萊村村民創造了“土地流轉增收、務工就業增收、產業發展增收、企業反哺增收 ”等四種增收方式。項目實施以來,共租用農民旱地146畝,水田34畝,閑置古屋58棟,幫助大部分群眾解決了脫貧啟動資金,增加了農民收入,邁出了旅游扶貧的第一步,並為群眾創造了就業機會。

鄉村旅游的快速發展,為北萊村百姓帶來了實惠。據統計,通過打造北萊鄉村旅游品牌,直接安排建檔貧困戶40多人在家門口就業,以每人每月工資2200元計算,幫助貧困戶每年增收達100多萬元。同時帶動鄉村餐飲、住宿、特產生產銷售的發展,促進當地旅游經濟的增展,解決了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務工等問題,使得119戶貧困戶實現脫貧致富。

產業融合 鄉村振興

2019年7月,筆者走進昭平縣黃姚鎮北萊村,看到來自五湖四海之地的自駕車輛擠滿了這座特色村落。游客們有的在陽光下的古村落品茗聊天,有的在休閑公園漫步徜徉,有的帶著孩子歡快地奔跑在田間地頭。臨近午飯的時候,大大小小的農家樂和鄉村酒店陸續飄出誘人的農家飯菜香氣,紅火的生意讓這裡的鄉村旅游從業者樂開了花,脫貧致富的步伐越走越快。

葉文茂是賀州市旅游實業集團旗下的德緣觀光農業有限公司經理,致力於發展現代農業產業,推廣有機果蔬產品。2017年初,北萊村現代農業園項目建設之初,村民們對他們“搭個大棚,用營養液種菜、杜絕農藥”的農業生產方式非常不理解,認為土地租給他們就是浪費,還不如自己種點菜,見到他來家裡談租地,扭頭就走。“村裡人都講道理,之前不同意只是怕你們浪費土地。”北萊村村支書張德祿悄悄告訴他。葉文茂恍然大悟,開始改變戰略,和村干部、第一書記一起挨家挨戶給村民講解這種農產品種植新模式,聊聊土地入股、高效利用、種植技術、就近務工。

很快,村民的疑慮打消了,紛紛同意流轉土地。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起來了,先進種植經驗為北萊村的村民們打開一扇新窗口。村民們借助產業區發展的東風,發展砂糖桔、黃金百香果種植產業,進一步發展鄉村旅游。

北萊村結合自身特色,採取土地流轉、集體入股的方式,整合30萬元資金投入北萊黃金百香果基地,投資18萬元建設北萊村15Kw光伏發電項目產業。兩個項目每年可增加村集體收入6萬元以上,北萊村一舉丟掉了“空殼村”的帽子。這些項目除了給村集體帶來收益外,還直接帶動困難群眾15戶65人就業增收,實現了村級集體經濟擴源增收、公司贏利、貧困戶創收“多方共贏”。同時這些項目在基礎設施建設、日常運行維護等方面,也聘請了當地大量閑散勞動力,達到了村集體收入增加、特色產業發展、農民增收致富的目標。

眼下,村內的特色產業風生水起,北萊村以“旅游+”思路為這些產品打開了銷路。2018年以來,北萊村適時舉辦了廟會、水果採摘節等一系列節慶活動。游客們一路走,一路現場採摘購買農特產品,裝滿了自己的后備廂。據不完全統計,僅2019年上半年,農特產品交易額達到50萬元以上,讓大家嘗到了甜頭。

支部引領 凝聚群眾

“近兩年,我們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切實配強、配齊‘兩委’班子,著力從選好‘領頭雁’、配強‘指揮部’入手,通過實施鄉土人才回歸工程,選出大批優秀鄉土人才進村‘兩委’班子,增強了村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號召力,力求干部務實,民風淳朴,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北萊村村支書張德祿說。

為了凝聚群眾精氣神,自立自強奔小康,北萊村黨支部想盡辦法。據了解,全村現有黨員67名,村“兩委”干部8名。在抓黨建脫貧攻堅工作中,北萊村黨員率先垂范,立足崗位創新爭優,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深入貧困戶加強溝通,准確把握他們的思想動態,把脈問診、對症下藥,引導貧困戶樹立“自力更生、勤勞致富”的正確觀念﹔駐村干部每月不少於5天與貧困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10余部脫貧攻堅典型事跡專題片在村裡輪番上映,把“勞動致富光榮”的理念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送到院壩、田間、地頭……

有了決心和信心,精准服務同樣重要。北萊村借助自治區文化廳、賀州市政府辦公室作為后盾單位這一優勢,充分發揮駐村駐村工作隊“穿針引線”作用,為北萊村爭取到扶貧工作經費20多萬元和集體產業發展資金20萬元﹔還爭取了十余萬元安裝路燈、維修村委魚塘和村道路維護等等。這些項目大大改善了北萊村基礎設施建設和極大地促進了村集體經濟發展,為北萊村開展美麗鄉村和脫貧工作打下了強有力的基礎。

除了旅游與產業融合發展,北萊村還實施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投資500多萬的基礎設施項目、投資230多萬的水渠灌溉項目,投資400多萬的村級文化服務中心等項目的落成使用,切實改善了群眾生產生活環境,為全村脫貧致富、鄉村振興夯實基礎。

2018年,北萊村脫貧了!“摘去貧困帽,頭頂的天都更藍了,以后我們要過上更好的生活!”脫貧摘帽的好消息傳到北萊村,村民們喜笑顏開。李竹珺

(責編:王芳、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