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脫貧8縣干部群眾熱議脫貧摘帽

2020年11月22日09:22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站在新起點 奔向新生活

——廣西新脫貧8縣干部群眾熱議脫貧摘帽

“我們脫貧啦!”11月20日,自治區政府批准融水、三江、那坡、樂業、隆林、羅城、大化、都安8個深度貧困縣(自治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全區54個貧困縣全部摘帽。消息傳來,8縣干部群眾歡呼雀躍,表示要把脫貧作為奔向美好新生活的新起點,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引,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貢獻力量。

歡呼:千年窮根今斬斷

這是奮斗者的勝利。剛脫貧的8個縣,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廣大干部群眾以超常規措施推進,付出比其他地區更多的辛勞和汗水。回望走過的路,感慨萬千﹔擁抱勝利,欣喜不已﹔展望未來,躊躇滿志。

“脫貧摘帽凝聚著全縣48萬各族人民智慧和汗水。”大化瑤族自治縣縣委書記楊龍文說,“5年來,全縣累計投入扶貧資金60.95億元,建設屯級路1502條2300多公裡,實施農村危房改造9499戶,建設家庭水櫃11766座、集中供水工程608處,搬遷安置貧困人口6115戶27761人。”

隆林各族自治縣縣委書記張啟勝介紹,全縣各族干部群眾全線出擊,盡銳出戰,97個貧困村,86076貧困人口脫貧摘帽。該縣者浪鄉麼窩村脫貧群眾王珍說:“家裡享受各種幫扶政策,今年收入超過5萬元,是真脫貧了,高興啊!”

“攻下了最后的堡壘,我們十分振奮,非常榮幸能在這一偉大成就中貢獻一份力量。”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喬善鄉喬本村駐村第一書記黃宏偉說。喬本村貧困發生率曾高達40.1%,村民們通過養殖生態黃牛、種植油茶等增加收入,擺脫了貧困。

脫貧之路充滿艱辛,奮斗者用智慧、汗水和激情在熱土上耕耘,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代價。

全區先后選派了5379名第一書記和3.7萬名工作隊員駐村,安排52.3萬名干部結對幫扶,其中有167名干部倒在了扶貧路上。

所有貧困縣全部摘帽的消息傳到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干部群眾自發地聚集在老村部的大榕樹下,穿上卜隆壯族服裝,唱起《卜隆古歌》,慶祝這一歷史性時刻。村民們來到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百坭村原第一書記黃文秀生前工作的辦公室,把好消息告訴她。村民們說,文秀書記曾經跟大家約定,在勝利之時一定要舉辦慶功會。

感恩:堅定不移跟黨走

“能打贏脫貧攻堅戰,關鍵是有黨的堅強領導。”三江侗族自治縣扶貧辦主任劉光達說。今年該縣完成了27個貧困村摘帽,1834戶貧困戶脫貧。脫貧攻堅的勝利,堅定了各族群眾聽黨話跟黨走、再接再厲建設美好家園的決心。

大化雅龍鄉尤齊村瑤族建檔立卡貧困戶韋鳳斌告訴記者,家裡獲得產業獎補養了1頭牛、3頭豬,兒子讀大專獲得“雨露計劃”資助。韋鳳斌說:“黨和政府樣樣都幫到,讓我家順利脫貧,我相信隻要跟黨走,日子就越過越好。”

“剛來歸亞村時,村裡基礎設施差,群眾缺技術,產業發展落后。”三江同樂苗族鄉歸亞村第一書記雷海洲說,“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我們大力發展特色產業,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全村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該村脫貧群眾李武生表示,響應村“兩委”號召,做大葡萄、茶葉等產業。2019年,他家產業收入9萬多元,不僅順利脫貧摘帽,還被評為縣級脫貧示范戶。

在駐村第一書記的幫扶下,那坡縣城廂鎮口角村靠種桑養蠶脫貧致富,全村有桑園900多畝,種植戶年均增收2.5萬元。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幫扶單位幫村民購買化肥、蠶具、建蠶房,第一書記請來技術人員,全程手把手教技術。村民何玉飛說:“黨一心一意為人民謀幸福,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聽黨話、跟黨走就對了。”

立志:讓日子越過越好

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奠定堅實基礎。8縣(自治縣)干部群眾立志,把脫貧摘帽作為奔向新生活的起點,採取有力措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讓日子越過越紅火。

“整縣實現脫貧不是終點。”都安瑤族自治縣縣委副書記覃舟說,“要堅持脫貧攻堅初心,再接再厲,把最能打硬仗的干部選派到脫貧攻堅一線,堅持行之有效的做法,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融水苗族自治縣白雲鄉幫陽村第一書記李龍杰表示,在原有藍莓、獼猴桃產業基礎上,謀劃打造“生態+產業+旅游”新發展模式。融水鎮新安村村民董認橋養殖小龍蝦致富了,他說:“下一步將建設水利設施、田間步道、美化景觀,把基地建成集農、文、旅於一體的農業產業綜合體。”

在樂業百坭村,村民合作社發起成立村集體農業發展公司,打造電商扶貧消費網點。駐村第一書記楊杰興說:“我們依托特色產業,打造山茶油、礦泉水、茶葉、砂糖橘、蜂蜜等9個‘秀起福地’系列農產品,推動扶貧產業可持續發展,增加鄉親們的收入。”(記者 韋鵬雁 諶貽照 廖慶凌)

(責編:陳露露、李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