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用電難”到“用好電” 龍州縣大力保障農村用電助力鄉村振興

【查看原圖】

上金供電所員工在檢查火龍果基地用電設備。劉曉峰攝

近幾年來,龍州縣在改善貧困地區農村電網基礎設施上持續發力,通過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農村用電“卡脖子”和“低電壓”等問題得到明顯改善。農村電網建設,讓龍州在脫貧致富的路上“電能滿滿”。

“以前我們電也不夠用,客人到我們這裡來住,連空調都開不了,他也不願意住。”逐卜鄉弄崗村村民園之緣海忠客棧老板農海忠,不再為旅游旺季時自家民宿的用電問題而煩惱。隨著“觀鳥經濟”生態扶貧模式的逐漸形成,弄崗村村民護鳥巢、建民宿,自己當老板,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農海忠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隨著村民用電量增加,原來的變壓器已不能滿足用電需求。由於電壓低下,一些家用電器不能正常使用,農海忠民宿的8個房間,也僅有一間安裝空調,在炎炎夏季,根本滿足不了客人需求,導致客人大量流失。

了解該村的情況后,南方電網廣西新電力投資集團龍州供電有限公司第一時間想辦法,為弄崗村換上160千伏安的大容量變壓器,又在弄崗保護區旁新建一座35千伏變電站,提升了弄崗村及附近18個村屯的用電質量,徹底解決用電“卡脖子”的問題。

“政府和供電部門把我們的村裡建設越來越好。17年給我們換了變壓器,村裡的民宿的空調、電腦等所有的電器全部一起開都沒有問題,非常給力。”村民紛紛點贊。

南方電網廣西新電力投資集團龍州供電有限公司逐卜供電所所長黃肖華說:“目前村裡面有民宿8家,經過我們的農網改造用戶的用電都相對穩定。村民好,我們也就開心了。”

基礎設施是大山裡鄉親走出貧困必須邁過的坎。想發展好各項產業脫貧致富,電的作用,功不可沒。俯瞰上金鄉的3000多畝火龍果基地,一望無際。一列列、一排排整齊的火龍果植株,白日裡,是翠綠的藤條、黃白的花朵、鮮紅的果實﹔夜幕降臨時,寂靜的火龍果基地就“發光”了,光芒如繁星點點,熠熠生輝。這些發光的“點點星光”,不是火龍果,而是安裝在其上方的補光專用燈。有了它們,火龍果產量會翻兩番。

“這個補光對我們的產量、品質包括價格利潤方面都是很重要的。如果電量不夠的話,我們的產量、價格收入都直接受到影響。”那麼多的燈,對電的“食量”可不小。由於該基地地處偏僻,建這個火龍果基地之初,供電是否穩定,是基地負責人,龍州縣嘉信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本盈最擔心的問題。

農村電網改造和供電部門的優質服務,讓黃本盈的擔憂煙消雲散。“本來是2—3個月的工期,他們半個月就幫我們把變壓器、電線安裝到位。現在我們補光供電電壓很穩定,我們非常滿意。”有了電力保障這個重要“基石”,黃本盈的火龍果基地一路發展順風又順水,產銷兩旺。“今年估計有500萬斤,今年訂單已經銷完,銷往各地都供不應求的。”

近年來,龍州縣緊扣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加快農村電力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提高。南方電網廣西新電力投資集團龍州供電有限公司大力推進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建設,加快建設結構優化、布局合理、供電質量高的農網。同時,還將電網改造與脫貧攻堅相結合,進一步明確項目規劃、儲備、建設等具體措施,貧困村用電“卡脖子”和“低電壓”問題得到明顯改善。

據南方電網廣西新電力投資集團龍州供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斌介紹,近兩年來,南方電網公司在龍州縣先后投入3.45億元,對682個項目進行了電網改造,供電可靠率從改造前的98.6%提高到了99.8%以上,電壓合格率也是從85.5%提高到98.0%以上,戶均容量從1.22千伏安提高到2.00千伏安,達到了國家新一輪農網三大指標要求,基本解決了龍州邊境地區電力基礎設施薄弱的問題。同時大力優化電力營商環境,提高供電服務質量,積極落實國家優惠電價政策,為企業減免電費575.8萬元,對23000多戶低保戶、五保戶退補電費502萬元。(農基椿、羅國慶、黃金梅)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2020年11月11日12:22
分享到:
(責編:陳露露、李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