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陽縣:“黨建+”實現村集體經濟提檔創優

2020年10月19日10:00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近年來,賓陽縣扎實踐行“書記引航擔使命”工程,重拳抓黨建,強力促脫貧,一心謀振興,“黨建+”實現村集體經濟“零”突破,“全”覆蓋,並向著產業提檔升級、爭創優秀特色產業、可持續性發展的目標乘風破浪。

賓陽縣聚焦民生“兩不愁三保障”,堅持產業化的發展思路,以脫貧攻堅為契機,以鄉村振興為導向,走出一條“書記+支部+企業+合作社+農戶”融合發展模式。賓陽縣古辣鎮“一抓兩促”大力發展種桑養蠶、古辣香米以及肉鴿養殖等特色產業。該鎮新興村利用上級扶持資金550萬元,打造高標准全自動4萬羽肉鴿養殖扶貧示范基地,推動肉鴿產業成為村級集體經濟和廣大村民特別是貧困戶增加收入的支柱產業之一。中華鎮新塘村委大庄村黨支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成立大庄大華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南寧市大地庄園生態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建成集休閑農業、旅游觀光、民俗體驗等於一體的農旅結合項目,有力地推動了村級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吉鎮根據農業大鎮資源稟賦,於2016年初在貧困村新安村委成立了賓陽縣和吉鎮賓富水果種植農民合作社, 2017年引廣西美麗嘉園農業有限公司進駐貧困村華羅村,2018年引廣西桂桔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進駐貧困村新安村,並建成了“黨建+扶貧”和吉鎮新安村晚熟柑橘扶貧產業示范園,點亮貧困村集體經濟。全縣各鎮特別是48個貧困村,在黨建引領下,因地制宜興建產業扶貧基地,村級集體經濟提檔升級。

賓陽縣緊抓關鍵,牢樹聯合開發、抱團發展的理念,拓寬發展思路,加大統籌力度,引導村集群聯建發展,推行“抱團飛地”發展模式,增強“造血”功能。王靈鎮大寧村等8個非貧困村在大寧村集中租地建設雞棚,與廣西和盈農牧有限公司合作養殖肉雞,目前每個村集體經濟收入都達到5.5萬元。大橋鎮通過整合全鎮14個非貧困村獲得的各級財政和企業扶持資金,與廣西和盈農牧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大橋鎮和盈養雞農民專業合作社,建成和盈一、二期22個佔地24480平方米的雞棚,年租金收入74.4萬元,實現14個非貧困村年收入全部突破5萬元,帶動12個非貧困村填補集體經濟“空白”。

賓陽縣堅持黨建引領,牢牢抓住“黨管人才”牛鼻子,強化內育外引,實施人才強縣戰略,為基層產業發展、集體經濟壯大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優化營商環境,以產業項目為依托,項目與人才捆綁式引進﹔強化優秀人才向基層干部的流動錘煉和加大基層一線培養提拔干部的力度,內育外引,打造優質高效的人才隊伍﹔加大返鄉技術農民工“鳳還巢”支持力度,建設孵化基地、產業基地,提高本土人才、鄉土人才就業創業能力,以創業帶動就業、就業促進創業。強化全球化視野和互聯網思維,發揮用好“黨建+”與“互聯網+”的融合大資源、大優勢,支持高校畢業生返鄉入鄉創業創新,優化人才引進政策,培養急需緊缺專業人才,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推動優質農產品上行上線﹔派駐一批駐村工作隊員下沉基層幫扶,通過多措並舉為基層集聚人才,組建“督導團”“智囊團”“服務團”,為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注入新動能。

截至目前,全縣237個村(社區)集體經濟收入全部實現“零”突破,“全”覆蓋。達到5萬元以上的237個,佔比100%,達10萬元以上的行政村(社區)69個,佔市下達任務51個的135.29%,達20萬以上的行政村(社區)18個,佔市下達任務16個的112.5%,達50萬以上的行政村(社區)6個,佔市下達任務5個的120%。其中,48個貧困村全部達到5萬元以上,達到10萬元以上的有36個,達到20萬元以上的有11個,達到50萬元以上的有3個。全縣48個貧困村共有集體經濟項目219個,其中,自主經營項目57個、租賃項目54個、入股分紅45個,其他合作經營及勞動服務等項目63個。(蒙煥章 黃日強)

(責編:譚江波、許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