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州市欽南區多舉措推動貧困村村級集體經濟

2020年09月24日09:12  來源:廣西扶貧網
 

2020年,欽州市欽南區把依托“城、海、山”資源優勢,積極推進物流倉儲、海資源開發、特色種養等多元化發展模式,有效地推進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截至目前,全區所有142個村(農村社區)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到5萬元(貧困村在欽州市率先全部達到5萬元以上),其中收入10萬元以上的村有46個,20萬以上的有7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質量進一步提高。

突出規劃引領,積極探索多元化發展模式

針對一些村級集體經濟受疫情影響等實際,該區先后召開了區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鄉鎮書記專題會等進行研究部署,並組織調研組深入調研,謀劃提出依托“山、城、海”優勢,做好“物流產業、特色種養、海域開發、服務創收、抱團發展、盤活資源”等6大產業發展思路,積極探索多元化發展模式。2020年,該區142個村共實施項目712個,其中,包括有光伏項目、資產盤活項目、特色種養項目等。2020年3月20日,“欽南區帶動村級集體經濟多元化發展”的經驗做法在《廣西日報》刊登。

利用城郊優勢,重點推進物流產業發展

該區充分發揮作為近鄰廣西自由貿易區欽州港片區優勢,通過“集體投資、按股分紅”的方式,引導部分貧困村、非貧困村共同投資建設2個村級集體經濟扶貧物流產業園。一個是投資1800多萬元位於市東郊,由新成立的欽南區紅帆村級集體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國有企業)運營主體,各村以村民合作社投資參與項目建設,簽訂投資收益分成協議,每年進行一次分紅。另一個是投資550多萬元位於市西郊的康熙嶺鎮傍欽村,以康熙嶺鎮團和村、白雞村兩個村民合作社投入資金共同開發。目前,兩個物流園收入已達300多萬元,投資參與建設的79個村均已分紅2~18萬元不等。

在大力抓好物流產業園項目建設的同時,積極鼓勵有條件的鎮、村充分發揮臨近城區的優勢,大力實施服務創收型項目。目前,服務創收項目達到54個。如,沙埠鎮橋坪村村民合作社發揮緊鄰高新區二期的優勢,積極開展服務創收項目,為落戶高新區的企業解決招工、糾紛、清潔衛生等問題,從而增加集體經濟收入5.1萬元。

開發海的資源,建設大蚝養殖示范基地

積極拓展發展思路,由村集體統一流轉村民撂荒的鹽鹼田等土地,實施海紅米種植、水產養殖以及建設漁光一體基地等特色產業項目,把劣勢變成優勢,把低效變成高效,有效幫助貧困群眾增加收。如,該區東場鎮高塘村指導村民合作社盤活350畝閑置鹽鹼地,開展海紅米和禾虫的立體種養,村民合作社通過海紅米銷售和獎勵補貼收入可達到20萬元,現已到賬14.18萬元,參與項目建設的8戶貧困戶2019年人均勞務增收3300元。那麗鎮流轉群眾棄用的蝦塘,建設裝機總容量380多千瓦的漁光一體光伏電站,每村增加集體經濟收入6萬元以上,把“撂荒地”變成了“聚寶盆”。龍門港鎮結合四面臨海的特點,發展特色海上養殖項目,全鎮各村村級集體經濟均超過10萬元。

結合地域特點,打造“一鎮一特色”產業基地

推行強弱村結對、村企聯動發展模式,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形成“一鎮一特色”的產業特色集群。如,久隆鎮青草片區投資20萬元在青草村委新城村種植五指毛桃44.7畝,2月底以來,村干部以及駐村工作隊員積極號召村民投入生產,組織發動周邊貧困戶群眾78人次到基地開展復耕務工,預計今年畝產2000公斤,為村級集體經濟增收80多萬元。目前,全區集體經濟產業初步形成了海紅米、五指毛桃、雷竹、百香果、牛蛙等特色產業示范基地,預計年增加集體經濟收入600多萬元。(楊煥朗)

(責編:周雨樂、龐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