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種田記

2020年09月24日11:03  來源:廣西日報
 

劉軍義、李祖智、楊健(從左至右)在田間察看稻穗長勢

“桂林有位年輕博士叫楊健,種出了既優質又高產的生態稻米,很神奇,值得去看看。”

應國家農產品安全檢測重點實驗室劉軍義博士之邀,9月10日,記者來到位於桂林市臨桂區五通鎮塘尾嶺村的水稻種植基地。25畝試驗水稻收割殆盡,隻剩下一小片用於后續觀察研究。和周邊稻田相比,這片試驗水稻明顯粗壯高大密實,鶴立雞群。劉博迫不及待地拔起一株稻稈,仔細端量。

“你看,秸稈長得特別粗硬,穗粒非常飽滿。”劉博興奮地想數一數每根稻穗的穗粒數。

“我們已經數過了,少的有260粒,多的達350粒,比日本自然農法種植的150-250粒多100來粒。”楊健說。

試驗稻田裡鮮有雜草,也與周邊農田形成鮮明對比。“從種植到收割,沒用過除草劑,也沒有人工除草。估計是試驗田的水稻長勢太旺盛,雜草競爭不過禾苗而難以生長吧。”

楊健講述了這片試驗稻田的幾個神奇故事。

今年6月,連續十多天的暴雨天氣,讓廣西北回歸線以北區域的稻田發生了卷葉虫虫害,盡管村民緊急噴洒大量農藥,試驗田周邊幾百畝稻田還是難逃一劫,減產明顯。而試驗田插秧晚了一個月,禾苗更嫩,理論上昆虫更愛吃,卻隻受到零星侵襲,幾乎沒有損失。

禾苗抽穗后,最擔心老鼠和麻雀。令人驚奇的是,頻繁侵襲“左鄰右舍”的鼠雀們,竟很少光顧試驗田。

對種種奇象,楊健坦言目前隻有原因推測,還沒有科學解析,有待日后研究。

楊健選擇的稻谷品種,是適合南方區域種植的“中浙優1號”和“中浙優8號”超級稻品種。用收割機收割14.7畝,過磅測產,平均畝產達到728.5公斤。而傳統種植平均畝產隻有500-550公斤。

稻谷烘干后送到碾米廠,碾米師傅說從未見過如此飽滿的谷粒。經檢測,這批稻谷的飽滿率比普通稻高出10%以上,碾米出米率高達75%,而普通稻谷通常隻有68%左右。

高產不優質,優質不高產,這是糧食生產的普遍現象。如此高產的稻谷,食用品質如何?

9月10日傍晚,十多位“大咖”應邀前來對試驗田大米煮出的米飯進行品鑒。這些“大咖”包括金穗農業集團、桂柳牧業集團、宇峰企業、宏源農業等廣西知名農業企業總裁,還有海歸博士以及國內權威的基因檢測機構“諾禾致源”華南區負責人。

熱氣蒸騰的米飯端上桌,飯粒晶瑩剔透,散發著扑鼻芳香。在座諸君食指大動,細細品味起來。

“軟糯Q彈,越嚼越甘甜。”

“很獨特的口感和口味。”

“超級好吃,回味無窮。”

楊健笑得很滿足,從育苗到收割,半年的艱苦努力沒有白費。“當初已做好失敗的心理准備,沒想到旗開得勝。”

一個留洋博士,為什麼放棄高薪和舒適的生活,跑到鄉下種田?這既優質又高產的稻米究竟是如何種出來的?

楊健告訴記者,十多年前,他偶然拜讀了日本自然農法大師福岡正信的經典著作《一根稻草的革命》,從此對自然農法產生了濃厚興趣。

由於之前從事的工作大多和食品行業客戶打交道,楊健特別關注食品安全問題。中國使用的農藥、抗生素和化肥,用量都是世界第一。這些化學物質相當一部分會進入土壤,難以完全代謝或分解掉,日積月累,土壤的質量越來越差,食品安全形勢日益嚴峻。

楊健開始研究如何利用生物技術,把土壤恢復到工業文明之前的狀態。他想到了利用土壤自然有效微生物發酵有機質,也就是日本自然農法專家所倡導的波卡西(BOKASHI)技術去改良土壤。

今年初春,楊健到桂林周邊農村考察,尋找合適的試驗田,在五通鎮遇到了因疫情滯留在家的大學畢業生李祖智。李祖智也對自然農法充滿興趣,這兩年一直想回老家種優質稻,只是苦於不懂技術。兩人志趣相投,一拍即合,說干就干!他們在李祖智家的村子塘尾嶺村租下25畝水田,開啟微生物改良土壤的生態實踐,種植生態水稻。

要改良土壤,恢復土壤有益微生物體系,必須找到有效手段,從微觀世界洞察土壤。

楊健借助目前最先進的宏基因測序技術,對土壤微生物基因分布進行全面掃描,掌握土壤微生物的詳細分布,篩選出土壤中的土著有益微生物菌群,混入其它十多種土壤有益菌群,在實驗室進行培養。得到優勢有益菌群后,再進行批量培養。又用有機質含量高的可發酵基質進行固態發酵,最終得到了他想要的“秘密武器”波卡西。

“波卡西可以使土壤充分厭氧發酵,有益微生物菌群對土壤微生物體系形成有益引導,同時降解土壤裡的有機質,消耗土壤殘留化肥。”楊健介紹。

當初決定選擇水稻作為生態實踐的作物時,很多人都不理解。因為水稻沒什麼經濟效益,連農民都不願種。但楊健認為,米飯不應該只是果腹之物,還應該具有豐富營養和食用樂趣。他要做的,就是還原大米的這種本質,讓普通老百姓能煮出好吃的米飯。

育苗過程很順利。稻種用實驗室特殊培養的有益微生物菌液浸泡一個晚上,再放到竹簍裡自然發芽。谷芽冒出后,撒到平整好的秧田裡。三天后,田地冒出整齊的秧苗,兩周后葉片翠綠,根系發達。

然而一個月后起苗插秧,秧苗卻一下子枯黃了。

“一個大博士,不好好在城裡待著,來種什麼水稻!”村民們既惋惜,又不解。

沒想到三天后,秧苗起死回生,重新恢復翠綠。

等到秧苗分蘖時,楊健驚喜地發現,傳統水稻分10-12蘖,試驗田水稻竟然達到了12-15蘖。

又一個月過去,禾苗長勢旺盛,幾近瘋狂,很快把整個稻田填滿,密不透風。村民們說,這麼密肯定抽不出穗來,而且很容易發生稻瘟病。

奇跡再次發生。試驗田裡的水稻,在村民們驚疑的目光下逆勢拔穗,光彩奪目。收獲時節,摸著粗壯的秸稈和沉甸甸的金黃稻穗,習慣了傳統種植方式的村民,終於相信了這位博士,相信了科學能改變傳統,創造佳績。

“傳統農業如果沒有先進技術加持,必定面臨較大風險。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融合,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兩個必要條件,缺一不可。”楊健認為。

博士種田大獲成功,消息不脛而走,合作伙伴、回鄉大學生李祖智也成了村裡的“網紅”。桂林市臨桂區決定建立博士工作站,拿出萬畝農田,讓“楊健們”大顯身手。

“上海一家網絡公司已初步決定包銷我們的大米。我相信好品質必定贏得大市場。”楊健信心滿滿。(記者蘇超光 文/圖)

(責編:龐冠華、周雨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