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山:定點幫扶“對症下藥”助力脫貧攻堅

2020年09月22日16:40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直屬機關企事業單位主動與馬山縣加強對接,將先進的發展理念、豐富的幫扶資源和優秀的干部人才持續輸入馬山縣貧困村,不斷改善貧困村面貌。目前,自治區7個直屬機關企事業單位到馬山定點幫扶的22貧困村,均已在2019年底脫貧摘帽。

開對藥方治窮根

把自己當作扶貧村的人,把扶貧村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是自治區檔案局(館)扶貧干部做好扶貧工作的動力。2018年3月,自治區檔案局(館)派駐農建萍到馬山縣白山鎮民族村任第一書記。

接過接力棒的農建萍,為改變民族村“九分石頭一分土”的窘境苦思良策。她將生態鄉村建設和旅游開發有機結合,利用上局州屯位於環弄拉生態旅游區的有利條件,積極發展桃李旅游、鄉村農家樂、特色種養等項目,村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8年民族村實現整村脫貧,目前正沿著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道路繼續向前邁進。

開對“藥方子”,才能拔掉“窮根子”。在幫扶工作中,自治區檔案局(館)探索定點幫扶村發展特色產業,增強村集體“造血功能”,改變當地落后面貌。

在民族村,自治區檔案局(館)重點推進旅游產業扶貧,指導做好種桑養蠶特色產業扶貧示范園建設,落實產業專項資金帶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在玉業村,自治區檔案局(館)幫助制定和實施貧困村特色產業、村級集體經濟項目發展規劃,促進農民增收﹔在民新村,自治區檔案局(館)積極協調爭取資金支持,大力發展養雞、養豬等特色養殖產業,促進集體經濟增收。

讓石頭開出致富花

馬山縣古寨瑤族鄉加善村是自治區司法廳定點幫扶村,這裡峰叢林立,盤山公路蜿蜒曲折、千回百轉,“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在這有如“石頭王國”的地方,成了自治區司法廳派駐加善村第一書記王雋航的“戰場”。

到任兩年,王雋航點起的第一把火就是加強村黨組織建設,通過“三會一課”常態化開展“流動夜校、工作隊員進村上黨課、黨員技術課”等舉措,加善村黨建工作可圈可點,獲評“自治區三星級黨組織”。

有了強有力的黨組織作后盾,王雋航開始發動村裡的中青年帶頭創業。在深圳事業小有所成的潘興運夫婦毅然返鄉,成立種養專業合作社。他們包下山林,種下200多畝的鷹嘴桃,通過線上線下的銷售渠道出售到各地。這片曾被人嘲笑“石頭開不出花”的土地,現在卻成了人們眼中最美的“雲上瑤鄉”。

自治區司法廳針對定點幫扶村“對症下藥”,因地制宜,多措並舉把“輸血”與“造血”結合起來,以產業發展促進貧困村經濟發展,使馬山縣一大批貧困群眾脫貧致富,貧困山村一天天煥發新貌。(鄭磊)  

(責編:劉佳、周雨樂)